《好好说话:2》
在自助借书机上借的第2本书,扉页上的简介是“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对于我这种不太擅长在人际中获得滋养的人,读这种书比在实际交流中获得感悟要更直接。虽然会有些不好意思,担心被人看到我在看这种教说话技巧的书,很快就翻完了一整本,但是我们都想成为更受人喜欢的人,希望能在合适的场合得体的表达自己,恰当的关照他人,包括与亲密的人互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83132/9346517bf1f40107.jpg)
书分6个部分:改变(影响他人决策)、化解(克服无言困境)、提升(强化语言效率)、维护(巩固自身利益)、拉近(促进人际关系)、理解(用情商表达自己)、
摘录:
改变:
1、用想象细节,作为思维引导话术,接下来落实到行动才会比较容易。
2、及时一个人在某方面真的缺乏自尊,如果你想催促他改变,也不是通过进一步的刺激和严厉,而是要先帮助他建立自尊,然后再做改变——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奖励推着走,被惩罚逼着退。
3、如果想让别人往好的方向想,那就往好的方向问。
化解:
1、话该不该说,往往不取决于这话本身有没有道理,而是说的人对不对。巧用“我知道这话不该我说……”
2、别人DISS你,千万别入坑。“你会这样想,很正常”。你没有义务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没必要一一反驳他们。层次更高的人,才有不跟别人一般见识的心境。这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特权。
3、用悬念破除执念,不是让对方猜谜,而是利用这个猜测的心理活动,让对方不在之用刻板印象给你贴标签。
4、被人表扬,要在谦虚和真诚之间掌握平衡。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把话题引向你为现在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上。
5、谎言被揭穿,道歉的核心是解析自己“说谎的动机”,认识自己自私、胆怯、软弱的一面。比如害怕失去、害怕不被爱、害怕让你生气等等。
提升:
1、手段不是目的,当我们习惯了使用某个手段来实现目的的时候,往往会一条道走到黑,忘记别的可能性。“你需要什么样的xxx”替换为“你需要XXX是因为什么”
维护:
1、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任何拒绝其实都是某种谈判。聪明的拒绝:以现有的条件我做不到,可是换个条件的话,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
拉近:
1、“我不会打听,但乐于倾听”
2、负面优先效应:比起正面的事,聊福满的事更容易让人有共鸣。
3、安抚对方的内在小孩——“我是你的安全角”,在这个前提下展开对话。
理解:
1、“对人不对事”才有可能做到深度交流。比起“事”,我们更在乎“人”。不预设你的任何意图,而是关注于跟你的沟通,通过交流一步步了解你在想什么、你有什么样的需求,此刻有怎样的感受。
2、权利是被赋予的。子女之所以怕父母不同意、怕他们生气,本质上不是因为爸妈天然有权利,二是子女处于尊敬和爱戴,富裕了父母“可以伤害我”“可以命令我”的权利。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A、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个,你真的是弱势方吗?还是你以为自己是?B、你是在某件事情上处于弱势,还是一直都处于,你需要意识到你和父母间除了是亲人,还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平等的。
3、改变,一定要从自己出发,不要妄想改变别人。自我坚定,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