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

作者: 落影loyinglin | 来源:发表于2024-04-05 13:47 被阅读0次

前言

《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一本关于生死的书。

正文

死亡

死亡是个大迷雾,但有两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人终有一死,以及无法得知到来时间和方式。
而有很多人选择性忽视前者,用唯一可以确定的后者,延迟对死亡的审视。就如同像玩捉迷藏的小孩,蒙住眼睛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

正视死亡,并不一定是恐怖的事情。
当环境舒适,内心平和,幸福萦绕的时候,死亡让这一切愈发珍贵;
当身患病痛,焦虑急躁,无助困苦的时候,死亡告诉我们终将过去。
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不自觉地开始内省,思考生命的意义,死亡就是背后的源动力。

生命的过程伴随着无数死亡。每一次夜晚的降临,都是当日生命的终结。回顾前年的我,学生时代的我,年少的我,遗忘掉过去记忆之后,过去的我正不断消亡。对于燃烧掉大半的蜡烛,完整的形状成为了回忆,过去的一切就犹如流淌的烛液凝固着。

当我们发现死亡在身边时时刻刻出现,我们对于一切的执着就会慢慢放下,理解生命的无常。

无常

执著是问题的根源。即使感到痛苦,即使终将逝去,我们还是死命地执着。
无常:事物永恒变化,生命瞬息万变。

体悟无常,慢慢解脱执著,终将恍然大悟。
既然一切是无常,那么一切皆是空。
接受变化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执著于过去或未来,才能更好珍惜当下的生活。

梦幻泡影

无常揭露永恒变换的真理,也会唤醒人们的恐惧:一切皆会消亡,万物解控,那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什么可以包容一切?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甚至在死亡后仍然存在的吗?
对此,书中提到的是“不死、恒常的心性”。

对于我,还未感受到这种心性,但是却有另外一种感受。
从初识死亡的大恐惧,试过逃避面对死亡,到现在主动学习坦然面对死亡。恐惧依旧滋生着,但却更多是求生本能,理智能学习着安抚无意识的恐惧。
体悟无常,观想事物空性,不该感到绝望。犹如沉溺梦中,突然发觉一切是虚幻,带来的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放下。

总结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生死的探讨,但此处只摘取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个概念:
正视死亡,万物无常,一切皆空。
犹如燃烧的蜡烛,那些总有事物燃烧的烟雾,已经随着燃烧而永远消逝。
往前亿万年过往,往后仍有亿万岁月,生命不过百年,却试图寻求永恒。
舍弃外物,向内看,审视我们的想法,触达内心灵魂深处,感受生命的颤动。

相关文章

  • 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

  • 【手抄文】最动容的 一首诗

    《西藏生死书》

  • 最伟大的成就,需要最大的耐心和最长的时间

    摘自《西藏生死书》

  • 一念之间,永生与轮回。

    《西藏生死书》总复盘 一念之间,永生与轮回。 《西藏生死书》截止到昨...

  • 湟中•宗喀

    本来打算听完《楞严经》再开始听《西藏生死书》,可叶曼讲《楞严经》时多次提到《西藏生死书》,忍不住,还是交叉...

  • 西藏生死书

    面对死亡 当今世界面对死亡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认为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毁灭而失去一切;另一种则以天真亲率欢...

  • 西藏生死书

    这两天在看别人力荐的一本书《西藏生死书》,是由藏传佛教的一位上师索甲仁波切谈论生死的著作。 个人原因,至今尚未去过...

  • 西藏生死书

    我和这本书的缘份应该从另一个缘份开始说起。 我很怕死,每次坐飞机都是要命的事情,我对死恐惧的程度已经算超越常人。我...

  • «西藏生死书»

    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

  • 西藏生死书

    鲜有时间耐心的阅读完这样的一本书。我原是怕死的人。又怕死,又怕痛。因为夜深,又因为车辆滑过路面的声响,因为胸口的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藏生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po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