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复盘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系列讲座(2)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系列讲座(2)

作者: 思维方法学习与交流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06:31 被阅读0次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系列讲座(2)——如何定义思维?

    与第(1)讲中的知识一词一样,思维也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但是内涵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我们期待比较系统、比较准确地认识有关思维的规律,而不是满足于时不时蹦出的关于思维的零星火花,那么我们就必须也对思维一词加以定义。只有准确定义出思维的内涵,我们才能把握全部思维现象的共性,我们才能理清思维外延的边界,我们才能对全部思维现象进行相对规范的细分研究,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我们在第(1)讲中就已经知道,人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前掌握实际现象发生的规律以使实际行为结果更多地出现与预期相一致的情形。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验到了一个在知识匮乏时代常常不被看重的知识:由别人原创并用语言工具表达出来供我们记忆的知识,其正确性和实用性都必须满足许多明显的或暗含的假设前提,都有一个虚拟的假设环境。你运用知识时,只有当实际条件与知识的众多假设条件一致时,预期的结果才会出现。

    例如,你预计七点钟起床就能保证八点赶到工作单位,其中一个暗含的假设前提就是没有出现大雪封门、交通堵塞等意外情况。类似这样的许许多多生活知识都有前提条件,对此几乎没有人会大惊小怪。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被称作科学的知识时,那种对知识的庄严感却经常让我们忘记:知识是有假设前提的,知识的运用是有条件的。

    例如,经济学中有一个被称作规模经济的规律,大体说的是,在一定限度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越大,一个数量单位的这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即越“规模”越“经济”。这个经济学知识的应用就是有条件的。如果你的产品是手工刺绣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规模经济的效果就不明显。类似这样的前提条件在这条经济学知识的内容中已经被明确地标示出来了。但不幸的是,也有另外一些同样重要的前提条件却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来。比如,如果你只善于管理小规模生产,而面对大规模企业容易产生的员工缺乏责任心、监管不力、流程衔接漏洞等弊端,你没有能力克服,那么规模经济在你这里就可能变为规模不经济。再如,规模经济规律只是从生产作业的角度总结知识的,它是把市场无障碍吸纳所生产的产品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哪种产品可以无条件地长期旺销,因此,你运用这个知识时,必须现实地衡量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求以及你的市场营销能力,否则,你的规模经济就会无情地变为规模积压。一些超大型企业也会轰然倒闭,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发现,现代人所犯的更多错误,不是因为不了解相关知识,而是源于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我们怎样才能把握某个知识的众多假设前提从而正确运用这个知识呢?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根据实际条件在众多相关知识中选择适用的知识呢?看来单靠记忆别人原创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因为就多数情况而言,知识创造者并没有详细列出他当初总结该项知识时的众多条件。即便不是为了创造新的知识,即便仅仅是为了真正把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我们也必须亲自了解知识的原创过程,因为只有再现知识的原创过程才有可能再现知识成立的全部前提条件。

    为了完成再现知识的原创过程的任务,人们感觉到那种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堪重任,人们感觉到必需用一种不同于“学习”的新办法,人们把这种新办法称作思维。

    什么是思维?百度百科的思维定义是:“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思维定义。错误之一就是违背了定义项中不能包含被定义项的定义规则。定义项中出现的“本质联系”、“高级阶段”等就是用思维来发现和确定的,如果要求你再对“本质联系”、“高级阶段”等做出定义,新的定义项中就又会出现思维,这就是循环定义。这个定义的其他错误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的思维定义是: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从而发现和创造知识以及运用知识来引导行为的过程。

    显然,思维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进而发现或掌握知识;二是如何运用所发现或掌握的知识引导未来的行为。

    思维的现象如此之广, 思维的外延如此之大,以至于把思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思维科学不再是一个单一学科,而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有思维神经学领域,有思维发生学领域,有思维考古学领域,《思维方法高级教程》所涉及的思维的程序和规则也是思维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非常遗憾的是,不在少数的沉湎于“学习”的知识追求者至今仍染不知思维的严格定义。他们只愿意去记忆和梳理别人已经加工过的二手信息,甚至只愿意“引经据典”,完全拒绝用自己的感官去扫描第一手的现象信号,也完全拒绝用自己的大脑去加工处理第一手的现象信号。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要求列车工作人员给补一张残疾人应该享受的半价票,但被坚决拒绝了,因为这个可怜的先生没能拿出《残疾证》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

    定义了思维以后,我们还能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我们还能顺便定义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个词汇“创新”。

    现在几乎没有人怀疑,不断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的确,如果产品不创新,很快就会被喜欢变换口味的消费者抛弃;如果制度不创新,很快就不再能规范和引导迅速变化的人类行为。 然而,我们不可能把创新定义为标新立异,也不可能把创新定义为异想天开。此时,如果你再仔细看看上面关于思维的定义就会恍然大悟:如果我们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从而再现了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我们就是在进行普通的思维型学习;如果我们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从而发现了刚好是别人尚未发现的知识,我们不就是在进行创新吗?

    我很认真地提醒大家,我们真的已经从学习时代迈入了思维时代。

    在学习时代,创造知识与掌握和运用知识是可以分离的,张三通过简单记忆李四所发现的知识就可以直接引导自己的行为;而在思维时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则是无法分离的,它们几乎全都是思维的同义语,张三只有还原李四发现知识的过程,才能再现李四所发现知识的全部前提条件,才能启发自己在所处的真实环境中创造自己的大量个案知识,才能正确使用李四所发现的通用知识。

    思维时代与精英创造知识的学习时代相比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将启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来观察现象、总结知识,我们许多普通人也成了思想者和知识创造者。许多重要知识经常就是大家集体创造的结果。人们不会再像学习时代那样时时刻刻对知识权威、思想权威顶礼膜拜了。

    正如同我们在学习时代渴求掌握学习的方法一样,我们在思维时代也渴求掌握思维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系列讲座(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q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