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窗幽记:(六)现象与本质

小窗幽记:(六)现象与本质

作者: 墨缘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07:16 被阅读0次

原文: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                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淡泊名利的人,必定会被追求奢侈豪华生活的人所疑忌;行为谨慎的人,必定会被言行放肆的人所忿                恨。对于一个到了穷途末路的人,应当探究他当初的心志如何;对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要观察他             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随感:现象与本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组词。本质从一些现象中体现出来的,而本质又通过现象而展现出来。其实,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些事的现象,现象也是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先进入内心的也是现象。只有深入进去,进行分析,才能探及到现象背后的东西,才能触及到其本质所在。

往往人们就是先被现象所吸引,才有了第一感觉,这是一个了解的前提。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如果接触时间短,那么,现象就是做出决策的依据,也就有了后续的不成熟,影响到其他的事。但是,现象却是首先进入人的视野,让人们了解事情的窗口。可以说,谁也无法抛开现象,而直接看透本质。

社会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对于一个过惯了奢侈豪华生活的人,并不会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所以,他们不免要怀疑淡泊名利的人。对于一个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的自我约束使他不能自在。一个人可能会走到穷途末路,因为人生坎坷,但我们不能不考察他当初的心志如何。同样地,对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要观察他最后的结局怎样。如果他最初的心意就不正确,或者成功后改变原有的优点,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诸如此类,都是只看到了现象,而忽视了本质的存在。同时,也忽视了本质的重要,只有本质是上进的,才能走得更远。

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首先看到的就是现象,再从一个又一个现象中,通过分析研究,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是很常见的。如果能从现象看到本质,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我们就会少走弯路,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顺畅。

我们始终要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关注现象,从现象去分析,并抓住其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一些不成熟的结论,影响自己的生活与人生。

相关文章

  • 《小窗幽记》六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小窗幽记》 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前来报道

    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心得(六)

    26.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没事的时候要像有事一样处处提防,可以防...

  • 《小窗幽记》—— 醒(六)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眉公先生这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范仲淹的“...

  • 《小窗幽记》精华摘要

    《小窗幽记》精华 >>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出自《小窗幽记•灵》。意思是:志向要高大光辉,情趣却要淡泊。 >> ...

  • 小窗幽记

    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全文 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

  • 小窗幽记

    三白写了一句话“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用此话评价《小窗幽记》甚好。

  • 小窗幽记

    想想有时候的落寞,还真是种难以言说的滋味。那些日子东奔西走,一个人踽踽独行。看人来人往,高楼幢幢。出去时,清晨风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六)现象与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