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网上看中了一件夹克,79元一件,但是我看到了五折的活动,上面说要去问客服,客服那边说你买下收到货后会退给你差价,我看了看感觉还不错,决定先买一件,谁知买完后客服就给了五折活动的说明,说第二件五折,不加够不是五折。
我感觉我被耍了,但是随后我点开链接确实发现有些羽绒服和夹克确实挺不错的,羽绒服一件半价60多元,夹克半价40元左右,我看了看就想再买一件,但不过买之前还需要最终确认一下衣服的面料,结果发现羽绒服面料全部是聚酯纤维,我对此的热情立马消了一大半,但夹克那边我也想再买一件替换着穿,但是当我第二次准备付钱时又陷入了沉思中,心里的两个念头起了矛盾,一个念头问“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另一个念头回答说“这夹克春秋天都可以穿,穿的时间很长,当然值!”
但是后来我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到缺少时再说,将“防患于未然”的念头放下,我发觉商家似乎在跟我玩消费心理学,告诉我第二件半价提起我的兴趣,然后让我感觉不买太可惜所以让我“冲动消费”,后来我问了问客服能不能等第一件收货了再加购,客服给了否定的回答,这应该也是怕自己拿了衣服后反悔吧。
今天去超市买橘子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橘子2.98元一斤,两斤以上1.98元一斤,这让我又感到有点儿为难,两斤以上只需要买4元的就行了,但是那么多自己吃得完吗?最终我决定不买那么多,最终决定理性消费,买了不到一斤,称重时服务的阿姨说这不够二斤,所以按2.98元一斤,我“哦”了一声,过了几秒她又说让我再去挑几个,我非常坚定地回答:“就要这么多!”,想让我冲动消费,不可能!
后来想了想也对,本来买橘子预算就2到3元钱,我为什么要多花一元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