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
林子漫笔“微日记”(841-845):顺流南下“一路歌”

林子漫笔“微日记”(841-845):顺流南下“一路歌”

作者: 林文斌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0:51 被阅读0次
大家在各自时区,一切都非常准时!

  【2019-03-01】知己知彼“觅真理”

  这两天读到两则诗文,一个是新近走红美国的诗作《走在自己的时区里》,一个是“有话姚说”推送的小文《离开那个圈子,才知道曾经的可笑》,让我再度悟到人应有客观之心,人贵有自知之明。

  第一句诗行看似普普通通,却斩钉截铁、不容辩驳:“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在时间上,纽约走在加州前面三个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这句开篇之语足以振聋发聩:时区虽然有差别,但时间并没有区别,不会因为时区在后,就永远落后。除了,大自然的天文现象,比如日出会比时区靠前的地区晚出现,但这又何妨?无论在哪个时区里,一天都是24小时,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诗行中间的内容比较尖锐,甚至直指严峻的现实:“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and died at 50.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了。)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and lived to 90 years.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最后活到90岁。)”列举的这些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常有。有的前面跑得挺快,后面却一落千丈无踪影;有的前面不成气候,后面却翻手为云覆手雨。所以世间的事,从来没有定数,不能太早下了结论。说来说去,就是要看究竟有谁能够笑到最后。而笑到最后的标准,除了成功,还有幸福,不能一概而论。

  例证之后,诗作的核心观点便呈现出来:“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我们不能也不必对目前身处的前后位置过于在意,该比较比较,但更重要的是该努力努力,而不是轻易地狂妄自大或者灰心丧气。

  把握好属于自己的节奏,一切都将非常准时。否则比慌了自己,或者蒙蔽了自己,都不是一件好事。跳出自己的圈子再看自己才能更加自知,跃上宏观的看台去看自己才能更加清醒,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笃定地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孩子前进的路上,父母也跟着成长!

  【2019-03-02】息怒令牌“亲生的”

  今天我将一个亲手制作的神秘礼物送给了老大,他高兴得差点儿蹦了起来。天天被学习、课外班、各种作业重压的孩子,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么开心?反正大家也猜不到,干脆直接宣布答案吧:独家定制版的“息怒令牌”!

  上个月我无意间浏览到一张古代令牌的图片,联想到家里时常为了孩子写作业而抓狂得大呼小叫、鸡飞狗跳的场景,忽然心生一计。

  首先,将令牌图案拖到PhotoShop里,在“令”字左边加了个“冫”,下边又加了个“静”,于是令牌变成了“冷静”提示牌。同时,令牌的“腰围”那块加了“息怒令牌”四个字,构成了令牌完整的正面图案。然后,将正面图案整体复制,其它不变,只是将“息怒令牌”改成了“亲生的,随我”,作为令牌背面。

  之后,将令牌的两面彩打出来,盖在大信封的硬牛皮纸上,用裁纸刀裁下“令牌”的同时,两张牛皮纸也被裁了出来。最后,将四者粘在一起,便“铸”成了一张质地结实的“令牌”。

  手舞足蹈的老大,让我抓拍了两张得意的笑容。他说:“爸爸,还有妈妈,以后我只要一举起这个令牌,你们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哈。这样你们少生点儿气,我也能更努力地学习。”

  拍照的时候,孩子书桌上方的墙面上还张贴着他前两年亲笔用毛笔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他这么一说,让我感慨万千。瞅着孩子那难得一见的灿烂笑容,连开心都这般纯洁,我忽然感到不安。

  谁家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家父母不想和子女“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又有谁不心疼自家的孩子呢?只是有时恨铁不成钢,特别容易怒发冲冠、着急上火。面对这种困局,究竟该怎么办?

  办法总是有的,但要因孩而异。最终的解决方案,需要慢慢摸索。正所谓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在帮助孩子前进的路上,父母也在跟着成长。只不过父母的成长,显得比较被动,又有些不着痕迹罢了。

以懒人思维驱动,就是奥数的奥义!

  【2019-03-03】懒人奥数“最简明”

  近日,我们聘请简明教育的朱老师为孩子上一对一的奥数课,收获颇丰。首先,巧算、口算、逻辑、思路等方面都有所强化;其次,讲课时循循善诱的引导与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孩子不仅不抵触,还很感兴趣;第三,课堂上还经常穿插一些趣味应用题,就像零食和辅食,与正常一搭配,孩子就更爱“吃”了。譬如:三人三鬼过河的问题,如何才能在一船只能搭乘两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有人的一岸人数大于等于鬼数以避免被鬼吃掉?9+5=2算式的问题,如何在12进制时钟和以星期为单位的天数等特殊情形下实现相等?0.9的循环=1如何论证?等等。

  避开硬算寻捷径,懒人奥数最简明。课后练习时,我辅导孩子针对各类题型的运算原理与解题公式,在老师讲义的基础上提炼了一些便于自行理解的“口诀”。比如乘除法运算中,十几*十几=尾数相乘放个位,尾数相加放十位;几十一*几十一=首数相乘放百位,首数相加放十位;某数*11=从后往前写,相邻数相加;某数*111=头尾两两相加,中间三三相加;100附近数相乘=100加减零头*100+零头1*零头2,等等。盈亏差*人天数=分配差。例如:一袋苹果,每人分2个则剩2个,每人分3个则缺1个,问有多少人?多少苹果?计算:人数=盈亏差/分配差=(2+1)/(3-2)=3(人),苹果数=3*2+2或3*3-1=8(个)。解和差倍问题主要用三种公式:和差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和倍公式:小数=和/倍数和;差倍公式:小数=和/倍数差。年龄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和差倍,也可以用画线段的方式寻找解题思路。另外,还有归一问题、数列问题、推理问题、填数游戏等。万变不离其宗,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明了怎么算,懒人解法就是奥数最关键的奥义。至少,是主要奥义之一!

  人生就像轮回。看到孩子开始学习奥数,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也参加过奥数,还曾代表自己的小学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华罗庚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奥数的魅力,就在于解题的精妙玄机,以“懒人思维”去驱动,以“最少的运算量,最高的正确率”为宗旨,从而找到最佳突破口去解题。希望孩子能早日领悟到这层最核心的奥义。

呼叫"聪明的聪",我是"文化的文"!

  【2019-03-08】顺流南下“一路歌”

  新年伊始头三脚,一直在向南行进,仿佛顺流而下一般,充满了诗和远方的欢歌与惬意。

  瑟瑟一月,一行四人直插“天下第一庄”。纵然寒气逼人,大庄的新鲜劲还是令人兴奋。况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繁重的工作似乎不过尔尔。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三下五除二,电光火石之间,一顿嘁哩喀喳,大干快上地完成任务,得以小憩。放空心灵,徜徉于浪漫的时光街,仿佛听到许多诉说光阴的旋律。进入二月,天更冷了,过年的味儿却也愈发浓烈香醇了,这时候人们的心里都是暖的。无论寒风凛冽,还是鹅毛大雪,都无法阻挡人们回家的心。苏北的乍暖还寒,特别是两场春雪,给了孩子们吃雪花玩雪人打雪仗的极大乐趣。孩子们在家里、在舞台上、在卡拉OK房里此起彼伏的歌声,更是给一家人带来了其乐融融。眨眼三月,春天向我们热情招手,于是在第一个周一,我们顺着空气的暖流一路南下。从地势高耸的南京南站极目远眺,四周的霓虹闪烁无不焕发着这座古都的巨大生机。然而我们无暇顾及她的美,便开启了风尘仆仆的工作模式,江宁的土山、栖霞的玄武大道都留下了我们忙碌到后半夜的身影。

  三天的日夜攻坚,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次日即快马加鞭的转战无锡江阴与海澜之家比邻而居的阳光集团。如何将羊身上的毛,转变成人身上的衣?考察过洗毛、制条、染色、纺纱、编织、裁切、组装等大小几百道工序的全流程,无不为之震撼。“让世界充满阳光”的口号,更承载着一家改革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蓬勃发展的初心。翌日清晨六点,为了吃上苏州光福的一顿碰饭,我们迎着朝霞出发了。抵达目的地后,“食刻准备站斗,饱证完成任务”的标语令人会心一笑。那一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东、西方的节、日都赶到一起了,岂不是龙凤呈祥的龙凤节?二月二,龙抬头,理个发,好彩头!虽然奔波得没空剃头,但却能与因为姐妹们聚会而落单的兄弟们聚首,“来都来了,闲着也是闲着”“呼叫‘聪明的聪’,我是‘文化的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周的时光像是一把沙子,就这么从指头缝里溜走了,剩下的都是铿锵的足音和满满的回忆。

我们走过的风景,都是生活调味品!

  【2019-03-15】岁月沉香“糖滋味”

  玄武湖畔赏梅花,月牙细品夜上海。时隔两天,我们又踏上了茶文化滋养下的东南花都、闽南乐土。

  热闹的街道,熟悉的味道,热情的百姓,激动我的心,若非“三山一水六分田”雨雾迷蒙,我们或许可以搭乘正阳的直升机俯瞰鹭岛大地了。下午直抵九龙江畔的支山,沿江顺流而下,边走边聊至黄昏,情义尽在不言中。过家门短短数小时之后,新一周的任务又开始了。第一天完工之后,次日即跨省奔袭,抵达繁华如都市的鳌江小镇。稍事休整,周三上午在海平面下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假潜艇才抵达交通闭塞的南麂岛。忙碌之余,找机会参观了网红的洞穴旅馆的无敌海景房及海滨浴场,也算不虚此行。翌晨九级大风飞扬,码头轮渡全部停航,若非搭上一艘海监的执法船,怕是得再滞留一天。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和同船渡、共枕眠的缘分,上了岸依然翻江倒海的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使这趟出行凑齐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与杭州阔别十二年的我虽已来到离西湖不远的疗养院,却没有时间去西湖,没有机会看美景,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为了周末不麻烦别人,周五忙完便匆匆辞别。

  返京机上,我想起岛上一连串的精彩标语:牌忧解虑,乐在棋中,谁羽争锋?早已熟知、不曾练手的掼蛋,在此行的空隙也得到了锻炼。想要低调,但手气太旺不允许,几乎每次被双下都抗贡,甚至还自摸王炸,差点都没人跟我玩了。记得在南京九华书屋读到一本书《岁月与旅行》,里面都是有志于“活到一百岁,游遍全世界”的人写的游记与感悟,其中有几段话特别值得回味:“生活是水,旅游是糖。我们走过的风景,都是生活的调味品。”“旅行里慢慢知味,岁月里渐渐沉香。关于旅行的故事,想让你讲给我听。”回望我此番“岁月与旅行”,许多人与我展开了生命的连接:谈吐儒雅的陆总、年轻有为的张总,随和热情的宏升、光明等老哥,为人稳健、热情好客的阿正、阿毅等兄弟,经验丰富的先武、纳新等专家,特别是一路同行的大李、小李,用彼此共同的经历,编织出美好的故事。

  都说岁月无情催人老,其实岁月最擅长用时光机在人们心头刻下温情记忆。不信?听我慢慢道来,静静诉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子漫笔“微日记”(841-845):顺流南下“一路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y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