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

作者: 天明之宗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09:47 被阅读0次

据《册府元龟》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称皇帝后,丞相李斯取蓝田之玉令玉工制成传国玉玺。

又据传"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

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取蓝田玉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信物

秦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

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

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

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

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

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国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tq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