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孟 子 者 七 篇 止 讲 道 德 说 仁 义
【见解】《孟子》这本书是由孟轲所作,一共分为七篇。内容是一些关于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品德的言论。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是孔子的第三传弟子,也同样是讲仁义道德的。
【注释】
孟子:孟轲。作《孟子》七篇。
讲:讲述。
说:宣传,谈论。
【故事】《论语》和《孟子》是作为研究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书籍。而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学问家,关于他们俩的故事很多,因此我们在此只是简单举一个来说。有一天,孔子在教弟子们道理,弟子们照常围坐在孔子的身边,年仅二十四岁的增参也坐在其中,他是一个自省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所以孔子非常欣赏他。席间,有弟子问孔子:“ 老师,为什么您讲的道理都那么复杂呢?”孔子听了这个问题,看看这位弟子,又望了望曾参,然后回答道:“ 我的道理是浑然一体,而且能贯通到任何事物的。”说完,便离开了。满头雾水的弟子们围着增参,曾参微笑着回答他们:“ 老师所说的道理,就是我们能推己及人,一切要以诚心最重要。”虽然只是简单的两句话,但是,真的要做好,还是很不容易呢!
51.作 中 庸 乃 孔 伋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见解】作《中庸》这本书作者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启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它对我国后世人的人生观产生很大影响。
【注释】
中庸:书名,子思著。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学于曾子,作《中庸》一书,授予孟子。该书一共三十三篇,总计3568个字。
中:不偏不倚。
偏:偏差。
庸:平常,指中和常行之道。
易:改变。
【故事】《中庸》其实就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晋朝的陶渊明就是中庸哲学最有代表的人物,他不重视现实生活,也不会沉溺于梦想里。有一次,家里穷到没饭吃了,他只好接受朋友的推荐去当县令。虽然他并不相当这个县令,但是迫于现实,他也只能委屈自己而顾全大局。后来,有一个朝廷的大官要到陶渊明管理的这个县来视察,他的属下于是提醒陶渊明,大官来到时,要记得多说些好听的话,对大官要做到必恭必敬的,这样以后才能有升官发财的机会,陶渊明听了后很不以为然,感叹地说到:“ 难道就只是为了区区的五斗米,就要让我去向别人弯腰吗?”于是陶渊命就把官职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新过起农耕的生活。陶渊明在政治上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功绩,在文学著作上也没有比较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他的品性高洁的中庸哲学,却是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52.作 大 学 乃 曾 子 自 修 齐 至 平 治
【见解】《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曾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就是他提出来的。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关于修生养性的书。
53.中 书 熟 孝 经 通 如 六 经 始 可 读
【见解】如果把四书熟记了,孝经中的道理就弄明白了,才能去读六经这么深奥的书。
【启示】书是有深浅难易之分的,我们读书时候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好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去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注释】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孔门后学的著作,是孔子给弟子讲孝道的言论。
六经:即《礼记》、《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和《乐经》这六部经书的总称。
【故事】《孝经》是一本讨论孝道的书,内容记载了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论孝情景。自古以来,孝经就古人被推为谈道德理论的重要的典籍。舜帝年轻时,是非常孝顺,感动了顽劣的父亲,和长期设计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等到了舜登上了王位以后,仍然象以往一样的孝顺。这种孝顺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孝。最高境界的孝顺,不仅是要孝顺父母,服侍父母而已,还要能做到显耀父母的名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在秦朝暴政下,百姓们生活流利不定,受尽了苦难,于是就在心中立下了一个拯救国家并且让父母感到荣耀的志向。于是,刘邦带领军队南征北讨,最后终于当上了我国第一个平民皇帝。当他回到家乡省亲时,他的父亲见到他,立即就要向他叩拜,刘邦不仅连忙阻止,还封父亲为太上皇。
54.诗 书 易 礼 春 秋 号 六 经 当 讲 求
【见解】《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启示】我国的古代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而且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很多外国的学者,从事着这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国人,我们要爱护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这感到骄傲才行。
55.有 连 山 有 归 藏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见解】《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阐述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是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时候占卜的书籍,但它在其中说明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到处都可见。
【故事】《易经》是我国古代很有名的占卜书籍,也是古代人根据天地万物之间的变化而得来的学问。自古人类对自然界各种不可预测的现象,而产生了敬畏之心,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占卜之学,希望能够求得事事的顺利,所以才会有了六十四卦的发明,来作为判断是非否吉凶的标准。
56.有 典 谟 有 训 诰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见解】《书经》的内容可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启示】《书经》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它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代国家的档案,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的历史,从中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
【注释】
典:凡是君王的政绩都可作常法来记载,叫作典。
谟:大臣向君王进谏良策的言辞。
训:陈诫君王的言辞。
诰:晓谕君王的言辞。
誓:出师之前告诫将士们的言辞。
命:皇帝所发的命令。
奥:深奥、难懂。
【故事】《书经》这本书的内容,就像现在的时政档案,其中包括了大臣们给君主的奏书,君主颁布出来的法令,还有作战时的命令及大大小小由朝堂发出来的公告,可以说是我国古时候珍贵的宝典。如第一篇中的尧典,让我们知道了当时尧帝是怎么的爱护百姓、治理天下的。在尧帝的仁政治理之下,当时的民间一片的祥和,这就是《书经》的价值所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