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上午,著名小学语文教学论专家田本娜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教科院、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基础教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媒体、以及田本娜先生和家人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田本娜先生是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退休教授,长期致力于小学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先后出版了《小学语文教学论》等8部专著,发表160多篇论文,形成《集中识字教学论》等研究成果;她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荣获全国示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突出汉字、汉语特点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与理论建构》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教师节,田本娜先生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田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她的学术建树与治学精神为后辈学人树立了奋斗的榜样和坐标。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教授在研讨会的致辞里,和大家一起回顾了田本娜先生在天津师范大学的工作经历、学术追求和教育探索,充分肯定了田先生的治学态度、教育成就和育人精神以及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号召大家不仅对田本娜教授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更要传承田先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接下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副审编郭利萍女士总结了田本娜先生对中国教育的三大贡献:首先是她对师范教育的贡献。这体现在她不忘从教的初心,立德树人;在师范教育理论建树上,她审慎梳理外国教育史,把小学语文教学法转变为小学语文课程论,逐步建立小学教育学体系;她坚守教育学专业,即使在文革期间,也冒着风险保全了教育系。其次是她对语文教学的贡献。她一生编写了很多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教材,倡导热爱母语学好母语抓好母语教学;她强调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把语文当成工具性学科,同时发现孩子的心灵;她坚持从汉字和汉语特点出发,遵从汉语教育的基本原理,探索科学有效的汉语教学方法;她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整体推进。最后,是她对教育科研的贡献。在先生看来,教育实践一定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理论的教学是盲目的;教育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世界的近现代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要从人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教育理论出发,来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最后,郭女士归纳到,田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最接地气、最懂教学的大学教授之一,她不走学院派从理论到理论的路子,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理论、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改革创新,因此对我国语文教学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类似地,田本娜先生的第三代弟子、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任辉也认为,田先生对教育的贡献在于她编写的教材。如她编写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中国第一本小学语文教学论,为小学语文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她的《小学教育学》更是解决了大学教育学专业教材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成为全国第一部培养小学教师的大学教材,被列为国家八五规划重点用书;她的《外国教学思想史》则克服了以往教育史过分重视制度轻视教学的倾向,至今仍然被许多高校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这些都表现了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对学生的深情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郜彬如老师,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中,长期使用田先生编写的教材。他认为,先生教材中的理论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认识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家和教育思想,让他知道既要重视教学常规,又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先生的教材,保证了他在各种形式的课改面前都没有迷失自己,没有走弯路。他认为先生的教材体现了三种精神,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
天津市教科院的谷锦屏研究员从微观上分析了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中对语感的重视,认为田先生强调的多读、多背名家名篇、诵读经典的做法值得推广。正如先生说的,所谓语感,就是“名篇烂熟于心,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她对小学低年级识写分流的担忧,在当前电子媒体泛滥的时代显得更为重要;她关于“写字是一种技能,必须反复训练”的观点,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小学生的习惯养成,弹球、挑棍等传统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焦点觉知和边缘觉知仍然有效。北辰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侯秉琛则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两方面分析了田本娜先生的贡献,认为她所提倡的“两回合”阅读法实现了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的双向转化;而她建构的识字教学模式安排集中识字、重视汉字的构字规律,同时考虑儿童的认识规律,使汉字教学充满了文化内涵。
侯秉琛老师还回忆了自己专业成长的经历。他原来在一个偏远乡村小学担任复式班的教师,因为文革后写了一篇谈语感的文章,认识了田先生。之后田先生不断下校指导他备课,听他讲课、评课,带动他不断追求卓越教学,从而成为一名小学特级教师。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原和平区宜昌道小学的高萍老师,她在田先生的指导下参加了两轮课程与教学改革。她回忆,当时田先生帮助她备课、听课、评课、与学生交谈,还参与学生的活动。先生拿着她的课程表,就像他们学校的老师一样,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到校从不晚点。在先生的帮助下,他们学校一些人在全国的教学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一些人成了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来自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正如高老师说的,“田教授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我们学校的实验田里;在她辛勤的耕耘下,开花结果。”先生对于青年一代教师的影响如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对于田本娜教育思想,田先生的学生、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书记黄永刚认为,先生一生在教育上的建树可以归为一种教育思想。这是因为,田先生实践第一的本体论、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都使她的思想超越了教育主张和教育学说的局限性,形成了教育史、小学教育论和小学语文教学论这样一个有历史积淀、体系完整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再加上她对人精神层面的关怀、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形成了她“文以载道、知行合一、天道酬勤、大爱无疆”四个维度的教育思想张力。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梁福成教授最后总结了田本娜教育思想中为师、为学和为人的意涵。作为高校教师,田先生的为师之乐在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师之境在于超越“为三斗米”、“为个人名利”的狭隘个人观,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为师之路在于敬业、爱业、创业、乐业;为师之魂在于育人育心、文道统一;为师之职在于关注母语,把母语学习视为民族文化之根、小学教育之根、人生发展之根。作为学者,田先生治学求本,关注中国教育的当下发展,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如她撰写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就是在听了100多节课之后总结而成的。她治学在勤,像“工蜂”到教学中采集花蜜,“酿造”自己的理论“蜂蜜”,如先生为治学足迹遍及天津、北京、江西、安徽、河南、广州等地。她治学在群,以纯粹的学术精神团结和影响一大批学者和教师,共同促进中国教育发展。如她带领大家发展壮大了天津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和队伍,她关注或促进李吉林、霍懋征、袁蓉、丁有宽等老一批教师成为卓越教师,也帮助和指导侯秉琛、杜蕴真、高萍等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先生认定人生立基于人格修养,牢记“炕上一把剪子,要会做活;地下一把铲子,要会做饭;书桌上握好笔杆子,要会写字”的母训,一生独立、勤勉、坚强、上进;在丰厚的研究成果和显赫的名声面前,先生从来都是谦虚谨慎、低调从事;先生关注自己的日常言行,体现真挚、诚实、笃信,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先生的人性、人品和人格恰如郜彬如老师用《黄山松》一诗描述的: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就站上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看!在这碧紫透红的群峰之上,
你像昂扬的战旗在呼啦啦地飘。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了这次田本娜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教师教育处、教务处、宣传部、校工会、图书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单位领导和教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梦丽主持了会议,并代表学院全体师生承诺传承田本娜先生自立自强、诚实宽容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不唯书不唯上的学术品质,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育人精神,努力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学院。研讨会期间,田本娜先生的爱人闵先生还颂诗一首,伉俪情深令与会人员为之动容。此外,田本娜先生还将自己多年来的著作《与小学语文教师们同行》、《我与小学语文教学》等七部图书赠予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