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昨天,孩子上英语班回来。爸爸给她买了一套玩具,里边有五种颜色的指甲油,其实也就是5种颜料。她玩着玩着问:“妈妈,我可以在墙上画吗?”我赶忙说:“不敢不敢。我给你找一张纸,你画吧。”我从她姐姐的书房里拿来了一个演草本,递给她。她开始在纸上画,似乎要试一试各种颜料的效果。
舍得让她“造”在纸上画了一会儿,她跑到厨房问:“妈妈,可不可以给我找一个杯子,灌一杯水?”我心想:弄个杯子,再灌一杯水。该把地上弄得到处是水了。这怎么行?可当时我在厨房做饭,为了打发她出去,我也是豁出去了。我弄了个玻璃杯,盛了一杯水,递给了她。过了一会儿,她拿着杯子过来了,高兴地说:“妈妈,你看,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成了绿色。”我一看,果然是绿色。我也激动地说:“对呀!怎么这么神奇?”她很得意,兴奋地说:“妈妈,你再给我灌两杯水。”这次我只递给了她两个杯子,她激动得自己灌水去了。估计是为了让我看的更清楚,她直接把装好水的杯子放在了厨房的灶台上,开始实验了。
过了一会儿,她拍拍我的衣服让我看。我一扭头,看到杯不同颜色的水摆成了一排——桔色、绿色和紫色。她见我把头扭了过来就开始讲起来,讲每一种颜色水是怎么合成的。我很激动,就说:“我给你拍个视频,你再给我讲一遍。”她拿着颜色,在水杯旁边比划。我能感觉到,她真的明白了一些知识——蓝色和红色可以兑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可以兑成绿色,红色和黄色可以兑成橘色。我说:“你一个一个给我讲。”这次她讲得还挺清楚的。
舍得让她“造”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初次学这些颜色合成的知识是在师范的美术课上,那时候我16岁。没想到这个四岁多的小家伙,竟然自己在探索中学会了这些知识。看到这种情况,我真的想了很多。一个小孩儿,在探索的年纪,我们一定要舍得让她“造”,家里脏点儿可以打扫,衣服脏了可以洗。这些都是小事。如果我们一味地讲究干净,不让孩子“造”,久而久之,孩子是不是就不敢去探索了呢?家里的干净,衣服的漂亮......这一切,都无法与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相提并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