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手机,对着屏幕,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仍然不知道写点什么。看了很多人的写作意见,想要成为写作大师,首先要先写,只有写了才有成为的可能。好,我这样做了,给自己定下了每天写上1000字的任务,纵观这几天的写作情况,量是达到了,但质量嘛就有点堪忧啊,没关系,我对自己这样说,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的成果。
今天,实在不知道写点什么,有人说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你可以写点生活中的事,或者看的书、电视剧、电影。其实我很想写,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我常自诩自己是追剧达人,然而并不是,我并不知道怎样从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延展为一篇文章,也不知道如何谈观后感,只知道说这个剧挺好看的,推荐你看。这个电影也好看,可以看看。这样,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很多书、电影、电视剧(甚至倍速看),却很少思考,我们看的东西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为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改变或者它们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世界,又或者我们讲不出来――脑子里没货,看着别人头脑清晰,侃侃而谈,说话掷地有声,可以旁征博引,他们走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而我们这些小虾米只有羡慕忌妒恨的份,上了那么多年的学,白上了,全都还给老师了。就其本质而言还是太懒了,思考得太少,致使大脑越来越麻木,越来越被动地接受外界传达给我们的内容。
伯特兰·罗素曾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之前写《为什么读网络小说不想睡觉》这篇文章时也说到过,我们很多人是不愿意思考的,因为思考很麻烦,会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候还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从而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想思考,常常不经大脑思考就说出一句话,伤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由于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对于自己未知的事情常常都不用思考,直接简单粗暴地访问度娘,来获取别人的答案,从而充实自己,但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跟学校考试一样,考完就忘,再考再记,考完再忘,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一边抱怨自己能力不够,背了记不住,一边又不细想原因在哪儿,只管死记硬背。
当然,不想思考的原因还有很多,有些人只是觉得没有意义,也有人只是怕承担责任,总之,都是把思考的权利让给了别人,只能看着别人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常常机械化地重复做着昨天的事,早上上课的时候想着中午吃啥,下午放学了想着买点啥回去当夜宵,晚上睡觉前想着第二天早晨吃啥,这可能是我们做得最多的思考了。就这样我们都会感觉很累,却记不起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对于什么事情,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大多时候只是吃瓜群众,看谁的想法有道理就觉得和自己想的一样,看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想法就想怼回去。
这就是我的现状,我想改变。
我是独立也过得很好的晓鱼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