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又到了给爸妈打电话的时间。照例,到了7点,拨通那边熟悉的号码......
今年,我给自己的一个目标是,能和父母心平气和地打电话,多打电话,尽可能把关系推向和谐。
时光飞逝,一晃眼,20年过去了,父母年事已高。我也该原谅原生家庭的种种,用自己的力量把关系推向和谐。毕竟,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这是我愿望也是信念。
也许,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从来就不是这个样子,所以特别的向往。
每周一次的电话联系,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与原生家庭的博弈。这些年,这一通固定时间的电话一直在悄悄发生变化。从敷衍表面的和谐,走向直面问题,再到纠结我要不要继续推进还是就之前那样敷衍,看起来切都好就好。现在,我能看见问题依旧,但渐渐能理解,能包容,能在父母说着我不爱听的话时,做个旁观者,换个视角看待他们。这算不算是一种胜利?
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那本书《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里的那个女孩,不仅从现实逃离,更重要的转变是内在的逃离和救赎。我明白了,不管原生家庭给我带来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人都是有能力彻底改变自己,拥有塑造全新的自我的能力。
当然,我的原生家庭没有书中主角的家庭那么糟糕,但是也足以让我有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
面对一对脾气不好,自以为是,权威型,并从来以为贬损是教育最佳途径的父母,有时候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离开他们出来上学,一直在那种贬损的声音中会变成怎样。
“你怎么这么笨...”,“都是你的问题....”,“我们为了你.....”,“要不是我们有你今年.....” 这些话,时常在耳边响起。所有正确的决定都是他们的,所有问题都是来自我,他们如此优秀而我如此的愚蠢。我现在心中依然有怒气,如果一直在那样的环境,恐怕这份积怨只会更甚。
这些声音给了我一个自卑的灵魂,让我愤怒,在与这份自卑抗争的岁月里,我也渐渐长出自己的菱角,能回头直面原生家庭的毒。我越来越明白,指望他们发生变化,几乎是没可能,我是唯一能修正这个bug的人。
每次联系,都和自己强调一遍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他们有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特别的个性,他们尽力了,他们是爱我的。接下来,沟通过程尽可能去感受他们,理解的语言背后的含义,有不合理的情况,温和地和他们做沟通,不论他们是否认同,我都要把我认为正确的表达清楚。当我能直面他们贬损,他们的态度就渐渐瓦解了。他们意识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他们随意贬损的孩子。我们渐渐可以以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沟通。
目前,距离我想要的状态还有距离,我也不知道我能否最终实现愿望。或许这是一个梦,但我会尽力实现。
我明白,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8699/115bcc3112e2097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