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开学校一周了,今天他家人说因为同学前来补课,孩子答应回学校上课了,不过有个要求,打算做走读生,不想再住校。孩子的家人对我的咨询表示感谢,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通过咨询,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了,这是一个进步。
高一男孩特别腼腆、害羞,来访时戴着帽子不愿意摘掉,孩子用这种方式掩饰内心的逃避现实感。他从小和爸妈在外地上学,上初中时回家三年,和父母的关系疏离。通过陈述,他对人际关系十分看重,尤其是没有得到同学和好朋友的认可和接纳。自述做什么事都感觉没意义,感觉生活没意思。但是眼泪汪汪的表述,反方向表达了他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重视,他希望朋友喜欢他、认可他,玩游戏时带着他一起。他有些自卑,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好,如果自己优秀、聪明,就会有很多朋友。他为别人着想,却得不到对方同样的回应,这让他特别的伤心难过。
通过绘画表达技术,他具体的描述了事件的过程和他的感受,我认真的倾听和陪伴,然后从其他的角度提醒他发现事件的积极意义。提示他回家后,再把这些对他影响较大的事件来一次全新的回顾。未完成事件得到了情绪上的处理,或许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它的杀伤力。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都是曲折的,能帮助到孩子释放情绪,陪伴他更加的接纳自己、明白自己的需要,帮助他把内心的需要勇敢表达出来,心理学的意义就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