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主题阅读是围绕着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
2.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3.碎片阅读会引导我们找到很多概念,其实这就是一个个主题阅读的源头,可以通过知乎、果壳、百度等一系列的渠道来分析、解释、整理某个事物的基础概念。
4.书籍主题阅读:
•一:建立感性认知。
•二:建立自己的书单。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读书软件的书评;百度;网站或公众号;书的内部链接。
•三:预习,扫读。
•四:建立框架:确定对于某个主题有哪些最想了解的问题。
•五:用框架或问题去书单中寻找答案。
5.深度阅读的前提是至少对某个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做以下准备:
•初级理解:写摘要;标注重点;关键词关联记忆;文本材料图像化;重读(3遍)。
•练习性测试:把书里的概念、模型和套路尝试用于实践。
•分散性练习:用断断续续地长期反复思考来吃透。
•详尽地审问,在用自己的话总结:用结构化的形式,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6.阅读应该像滚雪球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雪球,用围点打援的方式把雪球越滚越大。
快速阅读就像滚雪球的第一步,先快速地把整本书翻一遍,简单理解书里的内容,然后再通过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的方式逐渐加深阅读。
7.深度阅读其实不是对一本书从头到尾地精读,而是针对某个概念进行深度阅读。
8.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经典,而是在于书里提供的观点能不能让大脑感到兴奋,能否让我们提出很多问题,能否让我们产生关联。
9.把一本书变成一节课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快速阅读:用来甄别哪些书适合做成微课。
第二步是主题阅读:从书里挑出一些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主题式阅读。
第三步是深度阅读:继续针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阅读,除了展现表面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分析深层次的内容,挖掘背后的理论框架,把一个概念和生活应用尽可能连接,这样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透彻。
10.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需求,我们的分享和课程对于用户来说有什么价值。要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
一行精华:
书籍主题阅读五步:建立感性认知;建立书单;扫读;建立框架;寻找答案。
把一本书变成一节课的三步:用快速阅读甄别;挑选概念进行主题阅读;针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度阅读。
触动,反思,改变:
要让读书真正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就应该尽量杜绝漫无目的地随便阅读。
因此很有必要停下来想清楚并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概念,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用快速阅读筛选甄别,对选出的概念进行主题阅读和进一步的深度阅读。
这样就能把自己读过的知识,夯实成为一块块地基,帮助自己站得更高、更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