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互联网从业人员,作为互联网的忠实簇拥者,我坚信一个观点: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但却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世界。
最近我看了看一些互联网社交类产品,目的是设计一个能配合我们公司目前产品的社交属性功能。一开始我头都快炸了,不停地在探索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具体是怎样的,他们可能产生的使用场景是又怎样的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无果。后来我又开始琢磨,社交产品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答案——互联共享。
互联共享,指的是互联&共享。所谓共享,是指信息资料的共享,这是PC时代互联网的主要模式;而所谓互联,是指身份角色的互联,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在扮演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你是你妈妈的孩子,你也是你孩子的妈妈;你是你上司的下属,也是你下属的上司;你是你女朋友的男朋友,也可能是你男朋友的男朋友……额,还有男朋友的女朋友……
那么在互联网世界中,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的若干“社会角色”,而塑造这些不同角色的渠道,就是各类社交产品。
微博塑造的是媒体角色,知乎塑造的是知识角色,领英塑造的是职场角色,钉钉塑造的是工作角色,B站塑造的是二次元角色,淘宝塑造的是购物角色,草榴塑造的是司机角色……
这其中比较有歧义的是淘宝,它是电商产品而不是社交产品,但事实上,淘宝完全是用户之间的社会行为模式互动而产生的产品,它的社交属性不比任何一款社交产品差,而且其用户在淘宝中的角色特性完全符合经典的社会角色特性,即客观性(客观上你是卖家你就要履行自己的卖家义务,不要自己以为自己是老板就可以撒野)、对应性(有卖家就有买家,有客服就有咨询者,有评论者就有参考者)、单一性(你不可能允许A店的店主去负责B店的销量)、扮演性(可能生活中你是一个抠脚大汉,但为了卖出去东西,和买家说话的时候还要卖萌,一口一个“亲”,一口一个“哦”)。基于以上,淘宝成功为用户塑造了不同的卖家、买家等角色。
社交产品中也有特殊的,比如微信。它本身就是一个平台,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缺少特定的文化积淀和属性要求,一个用户在微信中的不同圈子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对于绝大多数社交产品来说,想再做出一个微信可能性实在太低了,但在某一方面给用户塑造一个特定的角色倒是很有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参考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建设来为用户建设一个他在互联网世界中的角色。
在角色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角色建设的主体是个体,即用户,他们是角色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组织,即产品方,对角色建设有引导、规范和管理的职责,让产品环境有特定的文化积淀,以此提高用户的角色意识。比如知乎,如果产品方对用户产生的内容不进行管理引导,放任用户自由发展,那用户不会意识到在知乎中他自己是一个知识讨论者的角色,而只是一个可发言的网民角色。
2.角色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概念。主要包括角色意识、角色规范、角色形象、角色机制等。角色意识即让用户清楚自己在这个产品中应以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出现;角色规范是让用户清楚在这个产品中应该进行哪些行为;角色形象是让用户清楚通过哪些方面可以在这个产品中塑造出自己想塑造的角色;角色机制是让用户清楚在这个产品中如何与其他角色进行正确有效互动。
3.角色建设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以角色意识为核心,以角色规范为重点,以角色形象为关键,以角色机制和角色方法为手段。我向来不赞同在社交产品中对用户进行散养,并期望用户行为主导产生产品文化,缺乏有目的性的引导手段,会造成用户建设失败,很难让社交产品能存活下去。
基于以上几点角色建设中要注意的点,我想说一种特殊的社交产品——匿名社交
我说的匿名社交不是说用网名而不透露真实姓名的社交产品,而是像无秘那种连网名都没有,用户在产品中几乎没有身份,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社交产品。这类产品几乎放弃了角色建设,用户在产品中角色意识模糊,产品也没有明确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机制。这样的产品在我看来完全不是社交产品,这只是一个信息分享类型的产品,类似于PC时代比较流行的模式。这种产品的着力点不应该在社交属性上,即人与人的连接上,而是应该放在内容上。产品的能不能做起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容是否足够有吸引力。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内容消遣类产品,而不是社交产品,如果产品方发力点出现偏差,就会很容易把产品作死。
各位想在自己产品中加入社交属性功能的产品经理们,在设计产品前,先思考一下想给用户在互联网世界中塑造什么样的角色?如何通过产品和运营设计有效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机制,并且从哪些方面让用户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提高用户的角色意识,最终让用户可以自觉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这样这个产品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循环。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