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汇集了天下有名的学者,齐王给他们以优厚待遇,让他们讲学、辩论,探讨为政之道,讨论治理天下的办法。由于各派观点不一,所以经常发生争论。
淳于髡是齐国出名的辩士,他对孟子的一套恪守旧礼制、空谈仁道而治世的学说看不惯,总想找机会驳倒他。这天,机会终于来了。
二人在一起讨论男女间关系问题,淳于髡问:“老先生,请教一个问题:夫妇之外的男女之间不可以肌肤挨近,就是传递东西时也不能碰一下手,这是古礼规定的吗?”孟子一听,就知道他想对自己的恢复古礼的主张问难,但古礼确实是这样规定的,所以自己不能否认。先承认下来,看他还玩什么花样。
于是孟子说:“对,古礼是这样规定的。”淳于髡一见孟子入了自己的圈套,马上反问:“那么嫂子掉进水里,马上就要淹死了,做小叔子的该不该伸手去拉她呢?”孟子一下子明白了,这家伙原来是预设圈套,想在这里寻找突破点哪!但在论辩中预设圈套,引人步步陷入其中,最后自相矛盾而败北,本是孟子发明的论辩技巧之一,淳于髡却在鲁班门前弄起大斧来了。
所以孟子轻笑一声,答道:“嫂子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不去拉她,那简直是没有人性的豺狼般的东西。但是,男女间除夫妇外不可以有肌肤之亲,这是古礼的规定。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就需要权变了。嫂子掉在水里有性命之虞,小叔子见了伸手去拉她上来,这只是临时的权宜变通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39683/b3e3e8149cdcbb66.jpg)
淳于髡正在那里自鸣得意,以为孟子会因自相矛盾而张口结舌呢,哪知孟子却以“权变”解释过去了。一计不成,淳于髡又使一计,马上问;“那么,现在天下的人都已掉到水里了你不去伸手拉他们,却空谈什么‘古礼’,这不成用的东西,这合适吗?”
这一招也着实厉害,意思是:“人民掉进水里了,你应去拉他们上来,用实际行动救老百姓于危难战乱之中,你却不这么做,而是空谈什么‘古礼仁义道德’之类的话,坐而论道,怎可救人民呢?”
哪知孟子自有破解法,他反问淳于髡:“人民掉在水里了,正是要用我宣扬的‘治世之道’去救;嫂子掉到水里了,才要用手去拉;你难道让我一个个去用手拉天下人吗?”一下子把淳于髡问得张口结舌,半天才缓过劲来,灰溜溜走了。
孟子在这里正确地区分了两种情况,一个是现实情况,嫂子掉进水里,要用手去拉她上来。另一个是比喻,用天下人掉进水里比喻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不能用现实中的救人手法用手去拉,而是要用治世良策——“道”去救他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