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要选一样体现香港情怀的小食,小玥一定会选鸡蛋仔。今天,小玥就来给大家介绍这款经典港式街头小吃——鸡蛋仔。
鸡蛋仔源自1950年代的香港,当时杂货店为免白白浪费破裂的鸡蛋,于是把面粉和牛油等食材加入蛋浆里,然后倒进模具烘焗。
很早之前的鸡蛋仔是独立分开一大粒,就像台湾鸡蛋糕。而且老板会用鸭蛋去做,因为蛋味更浓更香。后来,渐渐演变成一底鸡蛋仔,并且因为价钱较贵,用鸡蛋代替了鸭蛋。
传统的鸡蛋仔会放在炭火上烘烤而成,但近年为节省成本及安全,大多改用电炉。

新鲜出炉的鸡蛋仔,一底一底的呈金黄色的蜂巢状,有浓厚蛋糕的香味。鸡蛋仔中间是空的,咬下时,会有外脆内软的特别口感。
童年时,小玥跟很多人一样,是在鸡蛋仔的陪伴下成长。还记得每天放学后,总是会去排队买热乎乎的鸡蛋仔来吃。
那时,鸡蛋仔是不用买完一整份的,可以买半份。这对零用钱不多的小玥来说,真是很贴心。有些人好的档主,为了能让大家开心地吃到,甚至会几粒几粒卖给小朋友。鸡蛋仔中的人情味,让更多人喜爱着这一款街头小食。

直至现在,小玥仍然喜欢吃这款传统小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小玥一样喜欢香港鸡蛋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