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已被唯物论征服、驯服的我们,
把《老子》第四十七章读来
总是感觉很矛盾,
几乎不可避免,
我们总是将老子归为彻头彻尾的
唯心主义先验论者
正是你,老子
一骑绝尘,
迷茫了我们这些后辈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通俗翻译)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那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就可以变成——
世界那么大,想想就可以?
难道老子在预言今天的我们,
一部手机,不出户而知天下?
[学术界通俗解读]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对此,学术界在讨论老子哲学认识论时,有的观点是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而有的观点则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关于这几种观点的争论,将在本章评析中详加论述。
陈鼓应[评析]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的见解。
老子以往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著,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以前的若干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
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
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
[个人解读]
在拜读了陈鼓应老先生的评析之后,我不揣浅陋,也试作解释
我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及相关阐述往往言简意赅,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现在学术界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解释便是——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只是把万物看做为“草制的狗状祭祀品”,平等看待。
“不仁”非不仁,而是“无所谓仁与不仁”,所以,就如陈老所言——此为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
然后,我在这里,想借用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再行解释,这个概念便是“广延”。
广延是由笛卡尔提出的物质的空间属性——物质存在必定占据一定的空间,谓之广延。
笛卡尔为什么要用到“广延”这个概念呢?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可以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而每种物质的多少、占比,往往能决定物体总体的属性。
而且,每种组成物质只需要其自身的最小单位名称来作为其代表去命名。
比如,一块石灰石,它的主要组成物质便是碳酸钙。那么用“碳酸钙”之名就足以代表所有碳酸钙分子的存在。
所以,物体越大,延伸越长,但却不一定代表其内涵越大;
物体越小,延伸较短,但可能其组成成分多样,内涵丰富。
用最小单位的“名”即可代表其同类。
同理,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在其适应的范围内有其相应的规律,总结、归纳便可获得、预估事物的总体属性和规律。
《老子》书封关于版本问题,
暂不论其《道德经》、《德道经》之分,
此处直接称为《老子》
最后,
推荐大家阅读陈鼓应老先生的
《老子今注今译》
感兴趣的道友,了解其成书过程
就明白我为什么推荐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