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协议法
虽然习惯培养需要孩子有自控能力,但孩子毕竟还小,自控能力不强,需要一定的约束,我们要把自控和履行协议结合起来,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制定一个亲子协议,有了协议,就有了约束,也就有了奋斗目标。亲子协议可以有5个基本部分组成:一要确定目标,二要规定监督的方法,三要确定行为有效期,四要有奖励和处罚,五要双方预约签字。除了这些,制定这个亲子协议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1点,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认真的执行。
第2点,协议的内容要简单、具体,便于执行,也便于检查。
第3点,协议的要求不要太高,高度应该是孩子努力一下就能达到,伸手跳一跳就够得到的。
第4点,制定协议之后要执行,中心环节是检查,家长和孩子要互相检查,互相监督。
第5点,奖惩分明。
六步优化学习流程
第一,先计划,后学习。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过程,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盲目学习是不行的,严格的计划是使学习纳入科学轨道的重要措施之一。最简单的计划有三条:
一是要有目标,每门功课期末要达到什么水平,定目标。
二是要有具体措施,为了达到预期水平,你每天每一门功课要多做几道习题。
三是要有作息时间表。
做到这3点,计划才能得到有效执行,才能落到实处。家长要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开始手把手的教,以后要慢慢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养成先预习后听讲的学习习惯了,具体的预习方法是什么?
在刚开始预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一门自己在学习上稍微有点困难的基础学科,进行一个实验和摸索,当你取得了一点预习的经验之后,再去拓展其他的学科。预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它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虽然教科书上已经有了一些系统的论述,可是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摸清这些知识点之间的思路,掌握他们之间的重点、关键点、难点,而这些关系,教科书一般并没有注明。
预习就是把那些没有弄懂的地方先悬挂起来,听课的时候就会更专注,思维活动就会更积极。预习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这是未来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
有了预习,听讲也非常的关键,一学期孩子有五六百节课,如果孩子不会听讲,课堂上的东西就没办法掌握,这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教学大纲、重点、难点,还有一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是老师备了大量的资料补充给孩子的。
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单纯的去听,而不知道如何巧妙地听课,孩子看似都觉得会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核,一天一天累积下来,表面看不出来,内在的知识结构空洞就越来越多,蚁穴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就会爆发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