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抓准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听闫学老师的《古诗三首》一课有感

抓准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听闫学老师的《古诗三首》一课有感

作者: 归来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2-01-24 22:35 被阅读0次

      三下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是体会生动优美的词句。今天有幸听到闫学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真是受益匪浅。

      一、抓准目标,精心设计闫老师的这节课与我们常规古诗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我们在教学时,通常都是从“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等方面入手,教学过程有板有眼,有条不紊,由于成为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就不再愿意尝试着改变。而闫老师是把三首古诗统整起来教,先是通过朗读实现读的目标,一读得准确流利,二读出节奏恰切,三读出诗歌韵味。接着闫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中的景物,来明确诗歌所描写的季节,并通过图片、链接名家汪曾祺的文章以及联系生活经验来想象画面,感受景物之美,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在朗读基础上,闫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如果你能够穿越古代,你愿意穿越到哪个画面呢?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同时,还渗透了写作的“五感法”,原来想象的画面可以是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看到的、尝到的。在充分的想象中再次朗读诗歌,就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韵味了。

      二、抓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要素闫老师的这节课层次分明,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开放性的问题紧紧抓住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课前谈话到让学生谈季节、谈画面、谈编者意图等都激发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在交流中发展思维。在感受画面的环节,如介绍《惠崇春江晚景》,闫老师介绍了惠崇的身份,春江晚景是他作的一幅画,而这首诗是苏轼根据这幅画写的一首题画诗,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最后布置作业时,闫老师也给孩子们布置了给《绝句》作画,并题上诗歌,这样巧妙的前后勾连的设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在交流编者意图环节,孩子们通过抓景物、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可爱的生灵”等来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还有哪些诗歌能够编入这一课,题目可以变成古诗四首或五首或六首?学生能够从季节、生灵等方面进行链接,并谈自己编入诗歌的原因,这不仅是对已学诗歌的回顾与整理,更是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三、我的困惑与思考

      1.闫老师的这节课在朗读指导方面是比较少的,对于古诗的教学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朗读呢?读得准确流利比较好实现,读的节奏恰切有韵味,是否应该在充分理解诗句、理解诗人的情感上去实现呢?

      2.这节课从朗读、想象画面、编者意图等方面落实教学目标,可是我听下来,总觉得浮在了表面,有种想听老师更深入一步时,却戛然而止了,让我有种欲罢不能却无能为力之感。我在想如果是我教这三首古诗我会怎么做呢?我应该会从第一首《绝句》入手,通过抓诗中描写的景物,引导学生通过景物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什么?从中体会诗中语句的生动优美。在第一首诗歌学习的基础之上,学习二三两首,就能做到学有所法、学有所依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抓准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听闫学老师的《古诗三首》一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ei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