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小满后十五日
北斗指巳
为芒种
芒种忙种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
有芒的麦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种
此时节
气温升高
雨日渐多
阳到终极
阴始初升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天已入仲夏,南北方高温天气开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时节。
马永卿 《嬾真子录》:“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
芒种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也是南方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因此,芒种,既指北方的麦子收获,也指南方的水稻播种。
春争日,夏争时。
芒种适逢“三夏”大忙季节:忙于夏收,忙于夏种,忙于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节。
芒种芒种,一收,一种,收了就种,种了再收。四季轮转,永无止歇。
芒种一词,“芒”是指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麦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说文》:“芒,艸耑,从艸亾声。”
“艸耑”是指草木的顶端,它的尖;从艸亾声,“芒”的小篆字形上面是“艸”,下面是“亾”(同“亡”),“亡”指不见了,指草端若隐若现的刺。
所谓“麦芒”、“稻芒”就是麦子、稻子壳上的芒刺。像刀剑的锋芒,像四射的光芒。
“芒种”应作“芒種”,“种”是“種”的简化字。
《说文》:“種,先种后熟也。从禾,重声。”
“種”,是指先种后熟的谷物。“種”的小篆字形,左边一个“禾”,是指稻、麦这类的谷物庄稼;右边一个“重”,表示的是谷物最重要的果实部分,即种子。
所以,“種”的本意就是指谷物庄稼的种子,比如稻种、麦种。
“種”后又引申有种植的意思,是把种子或幼苗埋在土里使其生长。比如《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芒种时节,枣花落,梅子青。田野间,菜地里,插秧,收麦,田间一派繁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种有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初候 | 螳螂生
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螳螂于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
"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的美好景象。
二候 | 鵙始鸣
鵙,百劳也,一说是伯劳鸟。这种鸟感受到阴气的存在而开始鸣叫。
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三候 | 反舌无声
"反舌"即百舌鸟,春天活跃,鸣声婉转,高低抑扬,此时因感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七修类稿·卷三天地类》中写道:“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古代诗人常有“咏百舌”的题材。
杜甫曾写道:“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翻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
长卿
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芒种习俗 | 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
农历二月二有花朝节上迎花神,而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期望来年再次相会。
关于古代芒种送花神的习俗,《红楼梦》中有一段详尽的记录:“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红楼梦》中的芒种送花神场面热闹非凡,而其中的“黛玉葬花”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一幕。
芒种习俗 |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万事安康。
芒种习俗 | 煮梅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正月开花的梅树在此时已经结出梅子,因梅子味道酸涩,难以入口,故有煮梅以去酸涩。在《三国演义》中也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林清玄说:芒种,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传承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芒种,是收麦的时节,也是插秧的时节;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播种的时节。
唯有不忘播种,勤于耕耘,才会有所收获。
芒种过后,进入酷夏,愿你不畏炎暑,忙而不茫,收获美好,播种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