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臣殷浩,出身名门,擅长谈玄,年轻时声名远播。朝廷多次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后来,名将桓温势力急剧膨胀,有夺权篡位之势。当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担心桓温尾大不掉,便请殷浩参与朝政来牵制桓温。在司马昱的支持下,殷浩出兵北伐,希望通过建立军功来抗衡桓温,但因没有将才,接连几年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桓温请求罢黜殷浩的官职,得到大臣们的赞成。殷浩丢官去职以后,表面上从容自如,实际上积郁甚深。在没人的时候,他整天整天自言自语,用手指头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这种神经质的行为,反映了殷浩内心的戚戚忧惧。在斗倒会稽王之后,桓温想起用殷浩,便写信请他当尚书令。殷浩高兴极了,连忙回信表示感激。因为怕回信中有言差语错,信封好后拆了又看,看了又封,反复几十次,最后竟然给桓温回了一封空信。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恼怒,请他当官的事再也不提。殷浩受此打击,不久就去世了。小人长戚戚,思来想去变成一封空函,留下了千古笑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真君子都有着旷达的心胸,他们不拘泥于物,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无愧于心,始终坦坦荡荡。但小人则多以私利为重,经常患得患失,心胸狭隘,故时常忧愁烦恼。这便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华杉老师说,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心不安的时代、心不定的时代。孔子这句话,就说焦虑问题、安心问题、定心问题。君子做事,一是循理而行,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好纠结的。而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安于自己眼下所处的地位,守得住自己的职责。三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有问题在自己身上找。所以君子总是坦坦荡荡,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心中光明,则照亮一切,事事分明。陆九渊说:“我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你知道几个关于“心”的成语?心急如焚、心烦意乱、心惊肉跳、心猿意马、心头鹿撞、是否还有疫情期间的心累心慌?既然“心”有不安如何求“安心”呢?禅宗二祖慧可去找达摩祖师安心的公案,但大多数人都只看懂了字面意思:“慧可”又名神光,是禅宗二祖。他在拜见“达摩”之前,想必备受煎熬。公元500年左右的一天,大雪纷飞。在达摩祖师面壁的洞外,他一动不动地站了一夜。到黎明时,积雪已没过了膝盖,但他却没有半点退意。
然后,史上最经典的对话发生了:“弟子这颗心啊,怎么都无法获得安宁,乞求师父授我安心之法。”“那你先把心拿来,我好给你安。”达摩祖师云淡风轻地回答。可他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这时,达摩祖师却说“此心已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宋代普庵禅师曾对这个故事做过点评,他说:“从无始以来所有至今,生死不绝,皆是妄心。过去未来现在,皆不可得。便知即今真心,遍一切处,更无一法可当情。”这里重点提到了“妄心”与“真心”这组概念。他认为妄心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当情现相,虚妄不实。众生都具有真心,也可称为“佛性”“觉性”,但大家只认其作用显现的“妄心”,而无法认知其光明寂然的自体。
用儒家的话说,这“妄心”便是小人,而“真心”便是君子了。这份真心就像“佛”一样,有万千幻化。在生活之中可以幻化为原则,观察一个人是否值得相处最好的标准,就是看他对自己原则的探索及坚持。原则,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基础的保护。一个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先把自己的心照顾好,让自己是有灵魂的,就是对自己品格的磨练。很多人的幸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慢慢长出来的。
在做事上,这份君子的“真心”就是方向感和边界感,这也是多次提到的一组概念。所谓方向感就是无论多难都要去坚持的,所谓边界感,是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的。所作所为在方向之上、边界之中,便是有效的努力。我们经常敬佩别人的成就,其实很多成就并不是找来的,而是在平凡的事上,付出了不平凡的努力而得来的。所谓“想三想四容易不三不四”,便是这个道理,只要循着自己的原则和目标,坚定的走向去,就算最后目标没有实现,在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巨大的成功。
尤其是身处今天这样的环境,充斥着浮躁、焦虑和抱怨,在这个时候,更要事事谨记“君子坦荡荡”这五个字,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去做无效的抱怨,眼睛向下。用别人抱怨的时间,去默默的努力,不要去攀比、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怀疑、不要去纠结、不要去置气,要在自己的目标上精进精进再精进,最终你一定能够收获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对于这一章,钱穆先生点评道:“读者常以此反省,可以进德。”而南怀瑾先生则对此点评道:“这两句可作为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用以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不少沧桑。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