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是否会得到足够清醒与冷静的认知?走过很多地方,看过些许不同的风景,与遇到的人洽谈,又是否可以对角落处的这一代人多一些新的感悟?许知远这一路走来,一路思考,我却无法从《祖国的陌生人》中读出,当他结束旅途之后,是困惑更多几分还是释然更增一些。
提到许知远,就会自然而然提到另一个词,知识分子,一个在当今时代几乎被遗忘的词。在他的身上,却有一股知识分子独特的气质。那是一种对所处时代历经变迁的敏锐与思考,是对自己感知到事物的一种判断与批判,难能可贵。
《祖国的陌生人》与其说是以游记的形式在写许志远这一路的思考,倒不如说是在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写他眼中所看到的那些在时代的变迁中挣扎着的人群和事物,只不过,他愿意去想的再多一些,探究的更深一些。
我们提及的文化,慢慢可以量化,不是书籍所带来的思想力量的沉淀,而是数量。我们所倚仗的传统,从景点到古迹,不是代表着文化,而是用文化的象征来吸引经济。似乎只有不断的簇新才能跟得上新的发展,哪还有几分历史的痕迹?我们眼睛看到的所谓的历史遗迹,又有几分可信呢?
似乎旅行成了一件闹心的烦心事,我们早已失去了寻访历史的乐趣,更失去了思考历史的耐心。我们的每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表演秀,既给自己看,也给别人看。陪着我们表演的,是不断翻新的传统和不断赋予历史意义的冒牌建筑。
昨天还是工业重镇,是国家经济的坚实推动力。短短几年,战地转移,工厂倒闭,工人下岗,时代变迁的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拆了再盖,盖了再拆,速度越来越快,工程越来越壮观,似乎“新”成了时代的主题。
我们努力追赶着世界的步伐,民众已经习惯了政府草率的做出决定,再草率的推翻,一切重新来过。人们挣扎在其中,却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随波逐流,期待着不被时代所抛弃。这个民族,忍耐性极好,不论何种境地,似乎忍耐可以抵抗一切,在面对突然的灾难时尤其如此。
我们习惯了媒体的统一口径,习惯了从事发开始就被统一的说法所熏陶。不论是地震雪灾,还是火灾空难,我们成了被动的承受者。没有人关心我们的情感诉求,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留给我们,就被铺天盖地的爱国能量充满。悲伤成了一种形式,祈祷成了一种流行的论调。我们越来越少去思考为何会发生?如何去避免?
我们极少谈论政治,我们甚至对历史也了解颇少。那一段段真实发生的历史,成了考试中对年份和意义的测验,丝毫感觉不到历史的温度,似乎那份厚重都在消失殆尽。就连近一百年的历史,都以一句百年沧桑一笔带过。
我们成了娱乐化的产物,成了去政治化的年轻人。大学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可以培养出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我们需要金钱带来的安全感远远超过精神上的充裕。
许知远说:“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与资讯过分丰沛,精神与价值过分匮乏的时代;也是一个技术手段不断增强,目的和意义却消失了的年代”。
我们焦虑而又迷茫,似乎唯有致富才能带来成功的快感。金钱成了衡量地位的标准,于是我们的梦想也势必夹杂着一夜暴富成名的幻想。我们来不及停下脚步,甚至连思考也变成了极其奢侈的事情。我们着急而又无措,找不到生活的重心和意义,在自我个性的张扬与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断的徘徊挣扎。
我们用价值来衡量知识,不是思想上的价值,而是实用的功利价值。我们用速度来吸收精华,不是历经思考的沉淀,而是鼓吹着干货的支离片段。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思考?想想我们有多久,没能静下心来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多远文化的碰撞,多种价值观的融合,多元化的世界,并不能让我们大开眼界。相反,也许会让我们更加困惑与犹疑。我们急于给自己一个定位,却又发现无处可以安放自己的人生。
读许知远的书,如同看一个蛰伏在大时代角落里的人,不凑热闹,不掩锐利,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探究身处这个国家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个国家的时代变迁与发展潮流给这一代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与趋势,我欣赏这种冷静清醒的力量。
当一个人学会思考,就不会迷失自己。当一个国家令人困惑,也许正是停下来值得反思的时候。我们无力改变时代,却有能力用自己的思考去评判认知。
有人说,知识分子总是有些矫情,带着杞人忧天的做作和故作深刻的惆怅。可是,在每一次时代变革中,这群人往往有着最敏锐的时代嗅觉,他们以思考为生,任时代风云变幻,他们活得最是清醒。
我从不认为许知远是在批判什么,或是在讽刺什么。一个人深爱自己的国家,才会带着思考去审视自己的祖国,从而期望它变得更好。我喜欢这样温和又不失力量的文字,能够让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找找久违的回忆,静下心来想想这几十年的中国,想想这一代人,想想自己。
毕竟,我也害怕,失去思考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