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作者: 就这样罢L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7:59 被阅读0次

来自本人公众号:承雪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最近的长安城细细的雨丝飘飘洒洒,连日来的蒙蒙细雨给我了一种身处深秋的错觉。七号的傍晚回了母校,真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奈。回学校是为了凑个热闹——《我不是药神》。徐导演今年真的很活跃,几部电影不是他监制就是他主演,尤其是这个《我不是药神》,真的是口碑炸裂,感觉都带动了学校门口那个小电影院的人气。

  如今这个时期,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深水期,改革的春风吹绿了不少人的心田,却没能让春光洒进所有人家的窗前,东西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养老制度改革、医疗体系的不健全、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影片以当下中国老百姓焦点关注的“看病难”为切入点,描述了众多患者因为吃不起药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现状。讲述了一个本来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的小人物程勇,机缘巧合之下帮助白血病人从国外购买药物。虽然最后遭受牢狱之灾,却成为了众多患者口中“药神”的故事。看电影之前看过的一条影评,这部电影前半部笑的多开心,后半部就哭得有多惨。确实如此,直至电影结束回家的路上,心都是揪着的。

  公交车开过学校门口的时候,看着闪烁着灯火的天平楼,心里五味杂陈。作为普通人,我们抬头仰望着高高在上的法律,期冀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弱小的身体和受伤的心灵。但是有时却法不容情,在法律与人情面前,执法者往往是无情的。笔者是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教育长大的——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法律为统治阶级服务。以前上高中的时候,觉得这句话只是应付考试的知识点,是一句生硬的台词。直到学了法律才发现,法律应该是如此吗?(我不想也不敢推翻传统法学教育对于法律之概念的定义,毕竟存在即合理。)

  在我看来,法律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统治合法性和定纷止争的工具。法律既然是统治的工具,那么就应该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在出现矛盾的地方以平和细腻的手法抚平当事人的创伤,达到和谐共生。而不是凭借其所享有的公权力优势,保护本就占有优势的一方,而无视弱者的无奈。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但是中国社会有其独有的乡土性和人文性。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可以说是以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为框架所建构的,而西方的法律制度发源于当地特有历史传统、人文传统、思维传统和政治传统。我们在承认西方法律制度体系的优异性同时应当注意到中西方社会传统的差异性,并于借鉴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中国国情。因此当影片中的警察希望那些服药的病人说出他们是在哪里买药的时候,那些当事人都沉默不言来保护程勇,甚至劝说警察不要再追查程勇。不管是程勇原价出售仿制药品帮助那些吃不起药的人,还是那些人保护程勇、在程勇被判刑时在路边目送,都体现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人情味”。甚至可以认为在道德的范畴内,那些病人和程勇是一体的。程勇的行为有错,那那些渴望便宜药救命的患者有错吗?那么执法者铁面无私的举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究竟挥向了谁?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情产生的根源,是因为普通大众买不起正版的德国药。出于求生的渴望,患者求助程勇从国外低价购药在国内销售,导致程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应当保护研发者的知识产权,如果放纵仿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将不利于这一领域科技的研发和进步,甚至遏制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保护知识产权是没有错的,但是国家的职责仅仅是对于仿冒行为的追究吗?对于一些关乎民生的食品、药品,国家的作用不应该仅停留在追责层面。(笔者认为)公民通过让渡自己的权力赋予国家权力,让国家政府拥有了行政权、司法权以及最重要的收税权。是因为公民依法履行了纳税义务国家才获得了税收、才能使政府等一系列相关部门有序运转,可以说推动国家这个庞大机器运转的原始动力就是公民税收。因此,国家机器运转后,不能仅仅进行事后的惩罚,更为重要的事前救济,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就如影片后期所描述的那样,后来陆续的省份将该药品划入了医保,通过国家的财政支出让患者都能吃得起药,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程勇之类的人。

    还有就是我们应当看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一些制度的进步,一直离不开社会重大事件的推动。一方面,社会的进步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主动调整,但是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只有出了问题,甚至是普遍性、严重性的问题时,我们的政府才能发现问题,才敢于面对问题。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我们的公众应该明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现状的变革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程勇,为推动进步付出自己的光和热,即便可能最后湮没了自己。每一个人也都应当有勇气成为下一个程勇,当自己的良知和法律冲突的时候,敢于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我相信,当我们作出无愧于内心的选择之时,法律也不会让我们失望。

  法律应当是有温度的,能够温暖寒冷的人心、能够照亮灰暗的现实、能够点燃希望的未来,能够让我们心悦诚服的信仰他、遵守他、执行他。

  我们会走过一条很漫长、曲折的路,或许会误入歧途、或许会一帆风顺、或许停滞不前。但是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的法律能像阳光般照进冰冷的现实,用自身的温度温暖芸芸众生。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相关文章

  • 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来自本人公众号:承雪 最近的长安城细细的雨丝飘飘洒洒,连日来的蒙蒙细雨给我了一种身处深秋的错觉。七号的傍晚回了...

  • 法律的温度

    作为一名律师,很欣慰能看到“一名涉嫌运毒的17岁女生被取保候审参加高考”的新闻。因为这样的办案方式能让人感受到法律...

  • 法律的温度

    朋友圈一则视频,得到很多人的点赞。视频内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法官在法庭上处理案件的过程,被告是一位胖硕的年轻女子。...

  • 法律的温度

    最近在抖音刷视频时,比较喜欢看罗翔老师讲的法律案例,即有趣又生动,又有惩恶扬善的爽感,并且作为一名法律人,掌握法律...

  •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写道: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所以法律必须被信...

  • 愿大家早日结缘自己的信仰

    题记:信仰往往比法律更有约束力。制度约束不到的,信仰可以授慑到。法律是硬性约束,信仰是软性的精神文明。个人和家庭的...

  • “爱”是可以学习的

    没有信仰也就没有热爱,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爱心”的颜色,如果信仰有温度,那一定可以感受到“爱”的热情,“...

  • 人没有信仰多可怕

    人不管信仰什么,总的信点!有的信仰真理;有的信仰科学;有的信仰法律;有的信仰宗教;有的信仰文学艺术;有的信仰忠孝道...

  • 法律信仰的迷思

    法律信仰的迷思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语在我国已成了引用率相当高的论证语,上述...

  • 我的法律信仰

    法律,定纷止讼也。 2006年,我成为一名法学院的新生。 在这之前,我对法律的所有认知来源于TVB电视剧中带着假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有温度的法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g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