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拉开人和人差距的第三个原因是执行力不强。而执行力不够强,主要是因为我们拖延、懒惰和傲慢。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一起讨论了拖延的过程。
下面的文章,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如何来克服我们的拖延,懒惰和傲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拖延,懒惰和傲慢并不一定是坏事儿。
就比如说拖延,有时候拖延,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我们一直没有去做某一件事情。发现了问题之后,我们没有及时去改正,或者是主动采取一些影响事情发展走向的行动。
结果到最后,事情反而有一个出乎意料结果,以一个有利于我们的方式结束了。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一生的经历,我们必然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有的时候选择拖延,反而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结果。
面对拖延的时候,我们不要一旦拖延就十分厌恶自己,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然后慢慢的积蓄起腾飞的力量。
关于拖延,有一本书叫《拖延心理学》,里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行文,用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行文,书中给我们详细、细腻的讲解了拖延的前世今生。
拖延是如何伴随人类进化的历程,慢慢跟随我们进化而来。为什么拖延会和我们个体变得如此密不可分?
这些问题,我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解决拖延症有四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如果我现在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我在我的内心会有一个纠结和博弈的过程。
现在去做和现在不去做两股力量不断博弈,身体里的小白人和小黑人不断产生对抗,然后,我会告诉自己,我什么时候再去做这件事情。
比如:刷完这个视频,我马上去做。
等到我真的刷完这个视频,我就马上放下手机,不给自己任何说服自己的机会,我立马起身,去做我即将要做的事情。
第一个方法就是:立马行动,不给自己说服自己的机会。
而第二个方法是,当我在做与不做之间犹豫的时候,当我的大脑产生这两股对抗力量的时候。
我会先想一想,做这件事情对我的未来有什么影响?
比如,我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挣到1000万,这件事是我挣到1000万的人生规划过程中的一件小事。而这件事,就算是我七八十岁的时候回头看这件事,他对于我的人生规划也有意义。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这个“对人生规划有意义”,是基于我目前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这个认知可能会存在偏差,存在谬误,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基于目前的认知,我已经把事情做到了最好。
如果有一天,经过岁月的洗涤和冲刷,我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我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对于我的人生规划已经没有意义,但是那也没关系,因为我已经是基于目前的认知,把事情做到了最好。
那么目前,我就会说服我自己。我这样和自己说话:
“你不会真的这么厉害吧?你不会真的能赚到1000万吧?你不会真的现在立马就去做吧?那你也太厉害了,你怎么这么努力?这么自律,这么能拼搏?”
这时候,我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一个画面,我实现了目标之后,它会给我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第二个方法,就是从未来的愿景中汲取力量。
那么,第三个方法是什么呢?
第三个方法,我在和自己相互对抗的过程中,我会意识到一个问题。
有些时候我拖延,我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不想第一时间去做,并不是我的问题。
并不是因为我有拖延的习惯,也并不是我的性格和习惯阻挡了我前进,而是我在害怕,我在恐惧。
那么,我在恐惧什么?
我恐惧,如果我去做了这件事情,我完美执行了当初制定的计划,但是,我还是没有获得我想要拿到的结果,我也没有取得成功。
我对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
每每这种时候,我就会开始说服自己不去做:难道我现在去做了,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如果我去努力了,去拼搏了,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我应当怎么办?
每当我产生这些想法,我的内心总是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告诉我自己,努力有什么用,努力了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吗?
如果努力了又不能够获得成功,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努力呢?我为什么不安安静静地躺下来睡一会儿?
每拖延一分钟,我就可以幸福60秒。
拖延让人如此的舒服,躺平和摆烂是如此的真实并且可触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享受当下的状态。
第三个方法就是,在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上面,允许自己拖延,允许自己享受拖延的惬意。
拖延的第四个原因,当我去拖延的时候,可能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先去克服我的拖延,但是我简单尝试之后,我还是不能克服拖延,这个时候我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
真的是我的问题吗?只是因为我拖延着不去做这件事情吗?我觉得原因远不止这么简单。
我们拖延,可是因为目标太大,不合理。
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进行锻炼,从来不进行任何一运动,然后今天我突发奇想,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我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跑一个五千米,或者打一场球赛。
你觉得这个目标可执行吗?可能也仅仅是要求自己把这个五千米打完,把这一场球打完,出出汗,锻炼一下身体。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一个目标,我能够执行下去,因为我们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改变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最后才能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有沉住气,以滴水穿石之功,才能达水到渠成之效。
你要求自己一瞬间,从根本上就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原本就不符合客观规律。
就在去年,我刚开始决定在简书写作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面写了很多内容。我有一个厚厚的牛皮本的本子,A3纸那么大。我写了两年的时间,才把这个本子写满。
当我决定转移到简书写作的时候,我还是发现,我在简书上进行写作的时间非常少。
那时候,我有一个愿景,我要尽可能多的去写作,这件事情我强迫自己去做,我觉得我不能够坚持写作,就是因为我的习惯不好。但是我还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月只能写七八篇文章,写完那个月之后,我还是想让自己继续去写,但是我没有动力了,就是一提到写作,我就精疲力尽,我消耗了自己太多的意志力。
接下来调整了整整三个月,我又才再次回到简书,继续写作。
那时,为了反对简书的日更制度,我还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我觉得日更制度,本来就是反人性的,为什么要一直这么去做呢?我当时觉得,我文章中的那些观点都掷地有声,很有说服力,而且站得住脚。
然后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需要三个月的调整期变成两个月,一个月,半个月,现在 ,每一次只需要一个周,我就能调整过来。
我俨然已经变成了日更制度的簇拥者。
拖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问题,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果拖延,但凡拖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为什么又拖着去做这个事情。”这句话不管我们怎么样理解,都充满了对自己的责备。
我们看不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的行为相对于以前有了改观,但是我们还是对自己不够有耐心,我们还是希望自己一瞬间就能够变好,我们急于求成。我们的眼睛,被急于求成的心切所蒙蔽,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多和自己的内心聊聊天吧!如果你对自己信心十足,你充满信心,你觉得拖延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一定还有别的什么原因的话。
去寻找这个原因,然后慢慢来,一步一步的解决掉这些原因。因为我不相信我自己是一个很弱鸡的人,我相信我很厉害,我能够成大事,一次又一次,我都是这么过来。
我能够做到,很多事情我虽然拖延,但是问题我一样能够解决。
好啦!以上就是我解决拖延的四个方法。
第一:立马去做,不要让“小黑人”有任何说服“小白人”的机会。
第二:从未来的愿景中汲取力量,想一想自己达到了目标,会获得什么。
第三:在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上面,允许自己拖延,允许自己享受拖延的惬意。
第四:深刻反思自己拖延的原因,是不是制定的计划不合理,不符合客观规律,以及其它外部因素。
你好,我是xiaolang读书。我在简书人云亦云,纸上谈兵。
我打算在简书写作三年(2021年8月~2024年8月),然后出版书籍。
我的简书主要写作方向是:个人成长心理学、不确定性研究、企业管理、用户需求、品牌营销、广告学、写作方法、读书方法。
现在,我完成了392 043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