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妮报名上学的消息,没几天就在胡同里传来了,尽管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件事,背地里没少说三道四,可是我们的名字已被校长记在小本本上,这已是铁定不变的事实。
尽管有那么多的人不支持,报名以后,我俩还是对上学充满了期待。让人感到好玩的是,报名后还得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去上学,这个情况我俩居然都不知道,以为今天报了名,明天就得去学校。
于是回家后,我俩就商量着明天如何去学校。首先得找个书包,那时候家里都穷,不像现在,孩子上学,父母早就备好新书包,我们不是,随便找个布袋就可以装书了。另外还得拿一个小板凳,学校没有,都得从自己家里带。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人爬起来,开始找衣服,要去上学了,得穿得好看点。
我把仅有的几件衣服翻出来,有两件上衣已经短小了,它们刚能遮住肚脐,余下的那件花格子上衣就成了不二选择,虽然破旧,但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它至少没有补丁,在当时已很难得。
挑好了衣服,接下来就是找书包。包家里倒是不缺,有好几个呢,但都盛着东西。有两个装着家里的针头线脑,另外一个黄中泛白的军用书包,装了好几个螺丝刀、钳子、扳子……那是父亲的工具箱。
我本来想要这个军用书包,觉得它质感挺实,比较耐用,后来又一想,太破旧了,而且女孩子背着不好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母亲见我东扒西挠,问了一句:“你找啥呢?”
“书包!”我头也不回。
“床头那个柜子里有一个。”母亲像救火队员一样及时。
我立刻爬到床上,掀开有点沉重的柜子盖,开始翻找起来,在一堆衣服里面终于翻出一个书包。那是一个用各色碎布剪成方块,然后又缝制在一起的书包,不是新的,但也不旧,和家里的那几个相比,已经是我最满意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两个肩带太长,我挎在肩上,差不多快到脚脖子了。
吃过早饭以后,我把书包放在小板凳上,又找来了洗脸盆,从水缸里舀了一大瓢水。要上学了,得好好地洗洗脸,我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
脸比平时多洗了好几遍,直到小手在脸上滑过,有了咯吱咯吱的响声,我才感觉确实是洗干净了,这才拿起毛巾把脸上的水擦干净,就连脖子也认真地擦了擦。
做完了这些,我才背起书包,抱着小板凳去找三妮,刚走到胡同口就看见了她,原来她是来约我。
她的脸也洗得白白净净,看着比平时清爽多了,这时她也注意到我的脸,于是我俩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那时整个村子里静悄悄的,大人们都早早地去地里干活了,上学的大孩子们早就去了学校。从家到学校长长的路上,只有我俩的脚步。虽不是步履匆匆,心里还是满含着藏匿不住的兴奋。
阳光透过路两边的树木,投下斑驳的光影,树上的知了不紧不慢地叫着,伴着两个小姑娘的上学梦。
等我俩走到学校,大门已经紧闭。校园里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听起来有点铿锵,又显得那么悦耳,以至于许多年以来,每每想起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我俩站在门口面面相觑,既不敢敲门,又不舍得离去,只是尽力地伸长脖颈往里观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师,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从教室里出来,正往办公室走去,看到我俩,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来干什么呢?”
“我俩来上学的!”我赶忙回答。
“来上学?怎么才来?第一节课马上就结束了。”他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也许是听到男老师的声音,办公室里出来了一个矮胖的女人,她镶着金牙,一张嘴就很明显地露了出来。这个女老师的金牙在我们村里很出名,茶余饭后有很多人说起,据说她和我们不一样,是吃国粮的人,那两颗金牙似乎是她身份的象征。
她一眼瞅见我俩:“你们来上学的?”我俩郑重地点了点头,她看看我们的书包,又看了看抱在怀里的小板凳,突然大笑起来:“王老师,昨天她俩刚报上名,今天就来上学了!”她的话音刚落,那个男人也跟着笑起来,好像碰到了很滑稽可笑的事情。
办公室里陆续出来几个人,他们都在笑,有的人竟然笑得前仰后合。
这些人的笑声让我俩很窘迫,既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发笑,又不自觉地有点心虚,脸瞬间热了起来。
最先看到我们的那个男人停住了笑,他打开了大门:“你俩的脸洗得真白,洗了几遍啊?”
我在脑子里快速地回忆着早上洗脸的情景,可是无论我多么用力去想,都记不起洗了多少遍,只得怯怯地说:“我忘了!”三妮倒是很大方:“我数着呢!洗了二十九遍!”
院子里的老师纷纷点头,还有人说:“这个小妮上学准管。”
刚才的男人接着说:“不能光洗脸,还得把头发梳好。”接着他扭过脸给另外的老师说:“你们看,这俩小妮,脸洗得挺白,头发乱的就像柴火堆。”他刚说完,老师们又笑了起来。
笑过以后,那个镶金牙的年轻女老师说:“现在新一年级不开学。从今天开始数,数三十天以后,你俩再来学校,那时候你们才能上学。”
听了女老师的话,我俩才明白为什么这些老师那样笑我们,原来是因为我俩不知道开学的时间。
男老师笑着说:“回家吧,你们还能再玩一个月。”说完,他把大铁门从里面锁上了。突然之间,觉得我俩和学校之间隔开了。
看着老师们都进了办公室,校园里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我俩只得转身回去,来时的那个兴奋劲早已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郁郁寡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