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爱美的女性经常抱怨皮肤粗糙、萎黄、长斑,头发干枯,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气血失调引起的。气血失调,则皮肤缺少营养而变得粗糙、松弛、衰老,久之,还会形成色斑、使头发失养而脱落。因此,真正的美容应该从调理气血开始。一个人气血充足了,面色就会白里透红,神清气爽,全身充满活力,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可见,气血充盈对于女性身体的健康和仪容的美丽十分重要。想要通过补养与调节的方法来保持美丽?首先要养好自己身体的气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08230/6037ea3353c9ec21.png)
中医认为,气血是保证人体活力的基本物质,也是健康和美丽的源泉,五脏六腑的气血是否旺盛,与人的肤质、发质、体态、面色、眉目、牙齿、唇色、精神状态等的好坏息息相关。气血是维持生命的根本,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气的源泉。如果我们将气比作汽车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汽油。气和血属一阳一阴,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没有气的统率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所需的地方;气没有血作为基础,就不能以血作为载体到达身体各部位。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所以说,养好气血才是女性最重要的“功课”。只要学会一些养气血的小技巧,健康和美丽都不再是梦!
少说话,护脾气
说到如何养气,中医学有一句常用的话,“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言伤气”,因此,平时少说话,管好自己的嘴巴,对养气是非常有益的一个好习惯。
中医认为肺主气、肾主纳气,人的语音出于肺而根于肾,又因心主神志,管理语言的表达,所以语言又为“心之声”。如果一个人语言过多,既容易损伤肺肾之气,又易耗心神、伤心气,在不知不觉中气就越来越虚了。
金代著名的医学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写有“省言篇”,认为言多不仅伤肺气,还会伤脾胃之气,因为肺无法把新鲜的氧气输送给脾胃,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吃饭的时候“省言”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养护脾胃之气;睡觉前不说话有助于镇静安神,提高睡眠质量,以免失眠导致气血亏虚,因此古语也有“食不言,寝不语”之说,为养气之妙法。
不吃早餐,想变美丽不容易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段,胃气最旺盛。如果不吃早餐,脾胃气血生化将严重受阻,各个脏腑都得不到营养的滋补,一旦连累肝脏,就会出现面色萎黄、月经不调、情绪不佳等问题,所以吃早餐是为养气血而吃,也是为了变美丽而吃。吃早餐之前,可以先喝一杯温开水,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并清理一下肠道,接着均衡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搭配食用,更有营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08230/d07fbe3f6a433b2b.jpeg)
主食是“主角”,最不能忽略
很多女性为了减肥,很容易做这件伤气血的事—不吃主食。殊不知,如此节食是本末倒置,减的不是赘肉而是气血,一旦气血亏虚,身体基础代谢减慢,有可能彻底变成“易胖体质”,还会引发肤色暗沉、细纹增多、内分泌失调、精神不振、长痤疮、水肿等一系列问题。其实,在各种食物中,五谷杂粮是养气血的佳品。想要苗条美丽,不仅要吃主食,而且要吃得更“多”,抛弃种类单一的精米精面,选择各种富含粗纤维的五谷杂粮搭配起来食用,其热量比吃同等分量的精细粮大大减少,而且营养更加丰富,还有润肠通便、美容瘦身的作用。
细嚼慢咽,为了脾胃别偷懒
想要变苗条其实不一定要节食,在细节上下些功夫往往能事半功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细嚼慢咽,因为细嚼慢咽能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和吸收率,对气血的生化非常有好处。胖人补了气,新陈代谢加快,自然会变瘦;瘦人补了血,吸收的营养更多,肌肉也会得到滋养。要真正做到细嚼慢咽,每口食物要咀嚼至少20次,能达到30次最为理想,并可以换一把小勺子,让吃饭的过程变成一种对美丽的“经营”。
喝粥补气,别等老了才学会
清代医家王士雄在著名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是世间“第一补”,并说“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米油”就是粥熬好之后,不加搅拌,自然浮在最上面的一层稀汤样的粥油。如果说五谷杂粮是天地的精华所生,粥就是用水将这些精华完全地熬煮、释放出来,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而且粥的质地浓稠,对消化道黏膜能起到一种滋润和保护作用,避免被其他刺激性的食物伤害,饮热粥还能迅速暖胃,加快血液循环,每天坚持喝一碗粥对健脾胃、补中气十分有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08230/9740c26f170e90b5.jpg)
生冷寒凉食物,不碰为妙
气在体内不断运行,最怕的就是遭到阻碍,导致运行不畅。中医认为,要想使气在体内正常运行,必须为其提供一个温度恒定的体内环境,倘若身体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气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比如我们的身体突然受到冷水的强烈刺激或者突然进入一个极度寒冷的环境,会感到气喘不过来。从饮食的角度说,吃个冰淇淋,喝杯冰镇冷饮,吃点凉菜凉饭,也会对气的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但长此以往,脾胃的阳气大量消耗,生化气血的能力减弱,气血会越来越虚。除了温度偏低的食物,有些性寒凉的食物,如冬瓜、紫菜、芥蓝、甲鱼、西瓜、猕猴桃、梨、荞麦、小米、鸭蛋、螃蟹等,也不宜大量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