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香港大学的宿舍不太平。
刚曝出二十几人向一人下体滴蜡的集体欺凌事件,四月五号又来一出,强按一名男生在床,然后用下体打他后脑的新闻。
他们说这是一种特殊“迎新”方式。
可多少校园凌辱就是打着“闹着玩”的旗号,轻飘飘粉饰过去的?
当看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我当时就想动笔,可但凡热点,刺猬总是愿意放一阵,思考清楚再写。
因为面对一件称之为严肃的社会事件之时,人总得逼着自己客观一些,让情绪走在理智后面,才能擦干净眼睛看清楚。
那咱们就先聊聊这个所谓“淫新”吧。
我必须承认,有很多的神秘团体,特殊组织或者说黑道帮派,在入会的时候会要求新人做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举动,类似于集体手淫,赤裸地描述自己曾经的性经历,或者像《三傻大闹宝莱坞》片头这样接受来自前辈的“馈赠”。
原因有两个,第一,“给你们点下马威,省得之后动歪心思”。第二,“要我相信你,总得有点料在我手里”。
大家也许听过这样一个道理“跟领导做一万件好事,也比不上一起做的一件坏事”。
其实就是用把柄、耻辱和示弱换来忠诚和信任。
这样的规则也许不合理,但它存在的仪式感大于举动本身,入会的成员也大体默认这种方式。
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性虐欺凌事件,是一群人对一个人,超出底线的肆意玩弄和嘲笑,它有这样的仪式意义吗?
我只看到了满屏幕的荒唐和讽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奇葩大会》上有个叫暖暖的男生,作为一个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主题竟然是“18岁那年我想死但不敢死”。
他说“每个班上都会有一个受气包嘛,我就是那个受气包”
“最开始就是言语上的骂来骂去,然后到后面就会上升到肢体,就不是打架,是我被打,最惨的一次被打到锁骨骨折”
这样被欺负已经够可怜了,可命运永远也不吝啬,在你觉得日子最难熬的时候,再给你来上一刀。
14的时候,他被强奸了,在自己的学校里,被一个所谓的学长。
“回家之后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门里面,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出来,不愿意跟任何人接触”。
父母后来察觉到他的不对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检查的结果竟然是重度的抑郁症和中度的焦虑症。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就有这么严重的心理问题,他在学校里究竟过得是什么日子?
幸好这个坚强的男孩最后从痛苦里走了出来,并且勇敢地分享了他的故事。我衷心地希望他在以后日子里活得温暖阳光。
可是假设,暖暖只是某个偏远地区的普通甚至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父母没办法带他看专业的心理医生,没有能力送他出国。
你们想想,他会怎么样?
我告诉你,他会怎么样。
要么继续忍气吞声,直到有一天不堪其扰,一了百了。
要么满腔的屈辱,愤恨与不甘,等待有一天的彻底爆发,而这样猛烈的情绪也许会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
你知道一个小小的身子,被一脚踹到垃圾桶上卡在角落是什么样子吗?
你有没有听过从楼梯滚下去,背脊狠狠撞上围栏的闷响?
你晓不晓得把一碗热汤面烫在头上是个什么模样?
我知道,我听过,我晓得。
我小学的时候在我们的镇上的小学读书,那时班上人很多,约摸有六十几个。
别说孩子们都是天真善良的,他们恶毒起来,才是真正把包裹着无知刺扎进你肉里。
我不愿意用恶毒这样字眼去形容我小学的同班同学,也许在他们看来那是好玩和打闹。但是,说不定那些毁了阿瑞的一生。
和一般被欺负的人不同,阿瑞性格并不内向,相反能说会道。脑子也很聪明,奥数竞赛,作文竞赛回回都是特等奖。在我们还只知道看西游记,崇拜孙悟空的时候。他就眼神发亮地在课堂回答,“我最尊敬的人,是拿破仑,他勇敢,聪明,永不言败”。
他被欺负是因为平时不修边幅,人又瘦瘦小小的,总是拖着青黄的鼻涕,手上满是蓝黑色的墨水印。
一开始也只是叫他“垃圾人”,后来就拳打脚踢。
每次看到我都会制止,但是我阻挡不了那么多人的恶意。我还记得有一次头被打破的时候,阿瑞跟我说:“你知道嘛,这个班上除了你没人把我当人看,我不会放过他们的,我都记着,长大之后,让他们一笔一笔还。”
后来,阿瑞转学了,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联系。
那个有人冲进幼儿园乱砍乱杀的新闻出来之后,我那段时间一直很害怕。
我害怕有天会在这样的头条下面看到阿瑞的名字。
男生被打,女生呢?难道就能幸免么?有一种东西叫冷暴力,它不疼,就只是让人寒心而已。
我初中同桌告诉我,小学的时候,一个男生拿圆规在她手上刻字,还带着小团体孤立她。原因是“喜欢她就要欺负她”。
我室友御息告诉我,她上学的时候,全班一起对她进行“冷处理”,原因是她和老师住在同一楼,班上同学觉得,他们干坏事被抓包,是她告的密。
她们同我说起时,大多已经不会情绪激动,但我总觉得在她们眼睛里,还能看到深深的失望和怀疑。
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那样体贴的一个孩子,因为同性恋的身份,被同学在厕所里殴打致死。学校在未报案的情况下,径自将厕所的血迹抹掉。强说小叶是心脏病,伤害他的都被判无罪。
他母亲上诉6年,最后,法院改判学校的3名主管业务过失致死罪。
可当年伤害小叶的人,如今也许还在开心肆意地活着。
(他母亲采访的纪录片)
说句残酷现实的话,除非良心发现,伤人者很多时候不会有丝毫悔恨。并且依旧轻松愉悦的长大,或者将暴力诸之于下一代身上。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学会挥舞拳头,暴力和破坏就是藏在人身体里的劣根性。
所以要有教育,就是我们说的导人向善。胖虎的妈妈就是只会用暴力来教他,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也选择动手。
多少校园霸凌的施暴者,都是因为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而毫无顾忌伤害别人?
所以我们如果身边或者以后有孩子,一定要告诉他“千万不能欺负别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到尊重的权利”。
而如果你正在遭受欺凌,请记住一定不能忍让,有句话叫做得寸进尺。没有什么欺负是一开始就将人打死的,都是从一句“滚开啦,看着就讨厌”开始。
恶人就是这样,你弱它就强。
以前有个男同学和我吵嘴,拿着砖头对我说:“你信不信我一下砸死你”,我盯着他恶狠狠地回一句:“你最好一下把我砸死,没砸死,你试试看。”从此恶名远扬,再也没人敢动我。
可如果对方势力太强大,就不要硬碰硬,找父母,找老师,千万不能不言不语的挨打。
因为人呢,是会被环境同化的,最可怕的事情,不仅仅只是无止境地殴打和暴力,是这样:
“打死他,打死他,看见你就不顺眼……”
“唉,你们够了吧,干嘛这么欺负人啊”
“看他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就让人讨厌,你不觉得他一副讨打的样子么?”
“打死他,打死他,看见你就不顺眼……”
“你们怎么又动手啊,住手”
“他自己讨厌啊,不然怎么不打别人光打他,你没看见全班都不喜欢他嘛”。
“那,那你们也不能下手这么狠啊”
“打死他,打死他,看见你就不顺眼……”
“……”
我记得,蔡康永在那期《奇葩大会》上说“其实当面被羞辱的时候,通常是需要旁边的人,来仗义执言的。当事人自己和对方起争执,对方并不会觉得受到教育。”
就像我喜欢武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善恶有报的天理循环,和拔剑相助的江湖义气。可现实中我明白自己做不到“一剑霜寒十四州”,就连执笔写一写人间不平事也觉得力量微弱。
所以不想呼喊些什么,只记得《热风》中那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所以,如果今天的文章能以微光照亮些许恻隐之心,我相信,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不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毕竟你知道的,每一个被欺负的人背后,都有爱他的人。
作者简介:第25小时实验室 24小时用来生活,多一小时用来思考。每周一篇原创深度文章,这里是一个多元、包容,用有趣的方式和年轻人一起成长的新潮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