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教学能力精进之路

我的教学能力精进之路

作者: 钱姐姐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7:31 被阅读11次

    2018年于我有一些特殊,一是参加了全省教学能力大赛,赛制很特殊:现场抽题,仅凭一本教材、一个人,一台断网的电脑,四小时设计并制作出一堂课的教案、PPT,并现场“表演”(因为没有学生);二是新上了一门课《基础化学》,学生很特殊,一百多名单招生,他们说没有学过化学(虽然这不是事实),当我在黑板上写下分子式NaOH、HCl时,他们问”为什么化学课要夹杂那么多英文“,听到这我的第一感觉是恐慌而绝望的:天呢,这些学生应该如何去教呀?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的职责就是讲好课、教好书,而不是去喜欢他们,学生职责就是好好学习,我管教课、他们管学习,就是这么个理儿。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个TED演讲,一位有40多年教育经验的资深教师Rita Pierson说:“孩子们不会向他们不喜欢的人学习。” 她号召教育者们多从个人角度建立起与学生的连接。

    如果你没看过,应该看一看。如果看过了,最好再看一遍!

    这一点我在女儿身上也得到了验证,我问女儿最喜欢上什么课?她说”当然是苏妈妈的课了“,苏妈妈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漂亮的女孩子,未婚,但是全班孩子都这么叫她。

    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学好一门课,甚至决定了一生职业选择,这样的故事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或见过,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好的连接的威力是相当强大的!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连接,对心智不太成熟的学生来说,往往无法激起学习的内驱力,学习就不会有显著的进步,再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起不到好的效果,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老师有再多的学识和能力也可能无发挥之地,或者不能完全发挥。

    所以,当我们谈提升教学能力时,先谈如何去提升理解学生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建立连接,连接后再去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这需要我们由“内”而“外”地去探索。

    向“内”探索表达关注理解

    理解学生,首要的就是需要换位思考去共情式理解。

    开头的问题——这些学生应该如何去教,换一个视角后变成——这些学生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足、学习习惯不好,这些他们当然需要去加强,但这是他们最需要的吗?

    有一天,我问一位成绩相对还不错的学习委员:你以前是怎么学习的?结果他答非所问地说:如果以前知道怎么好好学习,还会在这里见到您吗?反正老师也从来不管我们,只要不打扰那些优等生就好了,我们就发呆、睡觉咯。

    我听出来了,他们需要的是关注,尤其是来自老师和父母的关注。

    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也告诉我: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关注,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本身比较弱的学生,即使看起来很拽很无所谓,内心对关注的渴望更甚。

    明白了这一点,我就不再恐慌和绝望了。当妈这么多年来,表达关注我擅长啊!

    关注学生并不是要我们像保姆一样亦步亦趋、密不透风地去监控他,而是去表达”看见“并鼓励,这就足以。

    比如,每节课点名,不再拿来作为扣分标准,而是对没来的学生表达:我很希望你来上课;对上课不写作业的学生,不去责怪你们太懒惰了,而是问:你哪个题不会?对上课走神讲话的学生,不是呵斥停止,而是适时提问:你有什么想法?需要我再复述一边吗?

    在教学方法上,也是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予调整,比如学生反映PPT看不清,放映速度太快,也容易打瞌睡,我后来全部改成手写板书,学生反馈效果更好。

    而这些环节,不需要提前设计,也无法提前设计,只要随时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节奏来调整,不再执念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聚焦于学生的内驱力建设,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向“外”展示教师也是人的一面

    教师也是人,这简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对学生来说,大学老师可能真不是人,只是一个影子。一方面是因为空间举例因为大学学习形式的特殊性,有些老师只能上课见;另一方面从年龄上来说,也存在代际沟通的问题。

    如前所说“孩子们不会向他们不喜欢的人学习。”

    想要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首先要学生能喜欢老师,要想学生喜欢老师,首先要学生了解老师。

    作为老师,和他们谈谈你的爱好、你的宠物和你最喜欢的食物,不要忘记询问他们的生活。你和你的学生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共同点。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比如朋友圈、QQ空间,我会给学生分享我的日常生活,以及我撰写的一些读书文章,以建立与他们的融洽关系并寻找共同的兴趣。向学生展示你的灵活性、幽默,以及尝试新事物的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惊讶于老师不仅仅只会板着脸教训人,也会吃饭睡觉打豆豆,还会开玩笑,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之间有那么多共同之处,或者惊讶于对老师的不了解。

    记得有段时间我在QQ空间进行keep运动打卡,有天学生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在keep关注你了。然后,我们就这个话题谈了半小时,还约好相互监督打卡。

    无论选择何种方法,花时间去了解你的学生——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并找到与他们连接的方法。我保证,你与学生建立关系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定是值得的。

    虽然还是很担心他们考试会不及格,但至少确定一点,毕业以后,如有人问起,再也不会说:我没有学过化学了。

    向“外”求援提升教学能力

    最后落实到教师的教学技能,为了把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授课技巧。各种教学理论新鲜名词也是层出不穷,如五星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混合式教学等等,在现代信息化教学大趋势下,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也需要教师及时掌握、与时俱进。

    我们大都学习过这些理论,也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但大都是在高校圈子内转悠,总感觉离落地执行还有一段距离。如果靠自己闭门造车,去慢慢摸索,容易走弯路不说,更浪费时间,而学生的学习是等不起的。

    谈到教学落地,我想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企业培训,相对来说效率比较高,方式方法也更多样化,所以走出去,向“外”求援不失为一种更高效的方法。

    我加入了线上和本地的一些培训师社群,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听课,有些甚至是付费的课程,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比如培训之前要充分做好需求调研,从问题触发来设计课程,而不是从知识中心点出发来讲授课程,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讲授,最后得出结论主要靠学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结论。

    关于学习,如果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伪学习,也是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也会争取一些机会出去讲课,把自己放到真正的市场上去考验,接受外来学员的真实评价和反馈。可以说,市场是最真实和最残酷的,获得的经验也是最宝贵的。记得有一次,我和团队小伙伴凌晨6点起来在线上磨课2小时,当时就打磨出了一份拆书课课程程的大纲和讲课逐字稿。

    虽然我讲课放弃了PPT,但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各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必不可少,包括PPT制作、微课录制、线上课程录制,我或买书来自学,或参与线上课程的学习,并且都是边学边用,在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行动计划中都能及时用上。

    正是经过了这样一轮又一轮的磨练,打磨自己的各项教学技能,才能在现场教学比赛这些关键场合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任务。

    当然,我还有很大的精进空间,未来的路还很长,学生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以上也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也有它特定的适用边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期盼更多有经验的老师,我们可以相互学习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教学能力精进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n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