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来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机器人”、“智能”等热词,其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在养老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往期精彩回顾l
在国外,机器人甚至延伸到殡葬行业:
往期精彩回顾
最近,机器人发展到了医疗行业。
只需45秒,它就可以检测你是否“抑郁”或“痴呆”
科学家Frank Rudzicz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一种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在短短45秒内,将用户的声音挑拣分离开来,并预测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准确率高达82%(准确率还在上升当中)。
首先,要知道用户实际的说话方式。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倾向于说话时词与词之间有较长的停顿,更喜欢说代词而非名词(例如,他们往往会用“她”而非这个人的名字来提及这个人),同时偏向于使用更加简单的描述词,例如谈到汽车时他们只会说“汽车”,而不会提及它的车型、构造等更具体的描述。
因此,Rudzicz称之为患者说话时的“言辞闪烁”,主要表现在其频率和振幅的变化上。他指出:“这些都是人耳很难直接发现,但计算机却能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完全将其量化以准确判断。”
今年4月,英国数字医疗保健公司Babylon成功融得5000万英磅的资金,准备研发一种不需要人类帮助就可以诊断疾病的“AI医生”。
在青岛“机器人医生”已开始发挥作用,走进普通百姓生活
机器人主要是通过建立医疗、药物和病历的信息库,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具备辅助诊疗能力。这样一来,医生不用再花费时间去阅读过往病历,也不用单纯靠个人记忆力来作出诊疗判断,从而避免人为疏漏,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性。
“机器人医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台人形机器坐在诊台后面直接给患者看病,它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软件,可以利用其海量存储的知识库、患者病历库和大数据专家经验库,给现实中的医生当助手。
广州老年健康展负责人认为,打造养老技术服务平台,就是要基于大数据与养老健康技术服务提供方的合作,通过平行养老技术提供更全更好的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最终搭建成养老大健康生态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