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烤出的豆沙酥饼,来尝尝!”
“嗯。。。不甜!”
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如同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好酸酸的,酸爽浑身舒坦;有人喜好苦味,清心明志;有人喜好辣辣的,酣畅淋漓;有人喜好咸咸的,又香又下饭。
五味中的甜味,是大多数容易接受,喜欢的味道。唯独甜味能瞬间提升幸福感。谁小时候不喜欢吃糖果?如果有的话,恐怕也是极少数。
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白酒、啤酒、黄酒一般用酒精度数来表示一瓶酒的烈度。比如,8°的啤酒,42°的白酒,也有65°的二锅头。
厨房里常常用来做调味的糖,不管是红糖还是白糖都没有用甜度,或者说它们的甜的程度到底怎么样?没有甜度数值来表示。或许甜度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每个人对甜味的感觉各不同。
每个人对甜的感知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定量数值去衡量它。看了几种糖,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它们的包装只标明了糖的等级,并没有所谓的甜度,衡量糖甜的程度。比如,看的绵白糖,它的等级是一级。那么,一级的绵白糖它的甜度究竟是什么程度?没有一个衡量指标表示甜的程度。糖的等级也只能反映糖的品质优劣。
我们做菜时,加入少许糖提鲜,让菜的味道更好;做点心时,加入少许糖,让点心的口感更好。具体加多少,大多数人都凭着感觉,没有具体数量可供参考。那么,到底多少的甜度让人能感觉到甜度适宜?既不感觉到淡,又不感觉到太甜。
第一次自制红豆沙,制作豆沙酥饼。饼是做成了,遗憾的是豆沙馅甜度不够,很淡。还是影响了酥饼的口感。
“我们做一个糖的甜度观察?”
“好啊!”
于是,我们好奇心作祟,突发奇想为何不做一个简单的甜度观察呢?一杯100ml的凉开水加入多少糖?它的甜度刚好,有甜味,又不至于太甜,或者甜的发齁。
翻出橱柜里一包绵白糖,等级是一级。包装前后看了几遍,没有其他指标可以说明绵白糖的甜度。
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糖的溶解度最高达202克,我们的甜度观察环境室温21℃。
准备了十个一次性纸杯。原计划100ml水,糖的用量分十档,起始糖的量是水的10%,也就是10克糖。然后,糖的加入量以10%递增。在纸杯上一次写上10%,20%……直到100%。
经过计算,如果这样,糖的用量需要550克。厨房里绵白糖已经打开使用过了,肯定不够了。于是,把水的量减半,改为50ml。这样,糖的加入量也就减半,只需要275克。
十个一次性纸杯,依次放好。用厨房称称好50克常温凉开水,顺序放入十个一次性纸杯。
开始称糖的重量,第一杯水加入糖的量是水量的10%,也就是5克;第二杯糖的加入量是水的20%,10克;直到最后一杯100%的糖,50克。
室温环境下,倒入杯中的糖,溶解的速度很慢,除了10%的糖溶解快点,其他杯中糖需要搅拌才能完全溶解。
经过一番称重,添加,搅拌含糖10%到100%的糖水做好了,放在桌上。
“好了,准备好了。你可以试试不同比例糖水的甜度。记住,喝一口,说出甜的感觉。然后,喝一口清水漱口,再喝下一个比例的糖水。”
“100%的糖水,我不敢喝。”
“那就90%的。”
“90%的。。。太甜!甜的发齁!”
“下一杯!”
“我试试50%的,嗯。。。还是太甜!50%的糖水都太甜,60%到80%的不用试了。”
“40%的呢?”
“很甜,还是很甜!”
“30%的呢?”
“很甜,但是,可以接受!”
“20%的呢?”
“甜,差不多,刚好!”
“10%的呢?”
“不甜,有点淡!”
经过简单的甜度观察、推算,我们发现100ml的水,糖的含量在20%~30%之间,甜度适宜。甜味是一种神经感知,每个人对于甜味感知差异不同,观察结果并不适合每个人,可以把它作为参考。
当然,这个观察结果仅限于等级为一级的绵白糖。但是,对于红糖,冰糖,蜂蜜,果糖的甜度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舌尖感受甜味是真的吗?说到味觉,你可能听说过或者在生理学课上学过“味觉地图”:舌尖对甜味敏感,舌根对应苦味,舌头两侧靠前一点是咸味,靠后是酸味。
事实上,这种舌头上有特定的区域专门负责特定的一种味觉理论是一种误传。这个误传来源于一百多年前一名德国科学家做的一个小实验,发现舌头边缘对不同味道的灵敏度有差异。
哈佛的心理学教授爱德温·波林翻译德国科学家论文,直接下了武断的结论:每种味道在舌头上都有专属的区域。于是,就有了流传最广的“味觉地图”。
经过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人的舌头上有2000~5000个味蕾。感知味道或者说接受味道信息的是味蕾中的味受体细胞,而每个味蕾中含有50~150和味受体细胞。实际上,每个味蕾都能感知酸甜苦辣咸不同的味道。
味蕾越靠近舌尖越密集,靠近舌根则相反。所以说,舌尖对每种味道最敏感。舌尖对甜味敏感,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因为,甜味最能让人感受到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