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栗的读书笔记(21/365)
21天小目标达成,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兴奋,而是一种坦然和满足充满了心扉。
21天,仅仅只是下一个开始。(下一个小目标50天!)
知行合一游天下,一栗遨游书香地。
21天的小小总结
21天,看了两本书。说实话,确实是有些慢。
输出也是不那么的稳定
其实也是有点迷茫,究竟输出是为了什么?该怎么输出?用怎样的形式,语言,文笔?
这些都没有确定好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卡计划。
从两眼一摸瞎,到现在稍微有点思路,逼着自己去做。
总会寻找到出路。
看书看得想睡觉?前面放个奶酪,后面放只恶狗就好了
相信有些出了学校的人,再去打开书本好好地去读书,
真的可能是一种“折磨”(要不然也不会那么人来教你如何快速阅读了?)
那究竟有没有快速阅读的方法呢?
当然是有的,多阅读,拿量变去追求质变。那些捷径,反正我这种普通人是学不会的~
至于最近火遍全国的“量子波动速读”
让我这种拿物质处罚,逼着自己逐字阅读的人,简直无地自容
不过这种方式可能夏天的时候我也会用一用,也不是为了阅读快一些,可能是因为太热了扇扇风~这大冬天的还是算了。
至于那些看书来治疗失眠的人,一栗也是十分佩服的。
看书真的能治疗失眠么?看书不是让大脑更加活跃吗?
这种方式对于一栗来说,明显是不行的。
不过很长时间没看书,看书很难看下去,也是刚开始遇到的问题(以前看书完全当做玩的看,到了要总结输出,确实有点折磨)
不过前面拿着物质的惩罚和诱惑,也是坚持了下来(不过还是缴了一次罚金哈哈~)
确实光靠着热爱想要去做事,没有惊天的毅力,真的有点困难。尤其现在这个浮躁快速的生活当中。
所以啊,有一点惩罚和鼓励,对于成长还是很需要的。
没有人看,究竟要不要坚持?
这件事情,相信是大多数写作之人前期都会遇到的事情。
阅读量这个坎,真的是水帘洞的那道难以跨越的瀑布。
坚持了21天,大多都是个位甚至两位数的阅读量。
但是又怎样呢?
本来读书打卡这件事,你不去分享出去,那你也是要做的。
本来就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做的事。
那么外界的那些数字真的重要么?(说不重要也是假的)
不过这也是常态,毕竟人们分享的东西也是希望获得认同。
不过认同这件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
就跟你刚刚跟一个人见了面,你难道就准备让他当你的男女朋友吗?
那也不现实是不?!
前期还是要持续去做。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怕遇不到认可你的同伴吗?
不断地成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有的人快,有的人慢。
但是总比原地不动的人要好得多,不是么?
秉持心学,知行合一
对于心学,对于王阳明,发自内心的崇拜与佩服。
不管其人如何,但是心学的四字真谛“知行合一”,愿意用自己的这一生去见证。
心学,不像是其他学科,是学习某个思想。而是学习自己的思想。
遵从内心的意愿,自己相信对的,自己相信不对的,自己觉得应该做的,自己觉得不应该做的。那些应该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不过这对我们的客观认真要求就比较高。
服从内心的选择,将感性和理性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需要我们汲取许多不同的思想与认知,并且要付诸于实践。
初心依旧,一路前行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对于一本书的见解并不见得是最准确的,但是究竟有没有最准确的呢?我觉得应该没有。即使是作者本人,可能再来读自己的文章,或许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过多元文化的交流,才是帮助我们可以快速健康成长的一个比较良好的途径不是么?
阅读这件事不会停,输出这件事也不会停。形式也会更加多样。
也在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实践某些事情来制作成一个视频。
时间还有那么长,想去做什么那就去做就好了。
一直等准备好的那一刻,那很难去开始。
还不如迈开第一步,先完成在完善。
下一个小目标,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