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的领域中都期望着我们朝「大人」与「君子」的方向努力,进德修业做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当然对一些不喜欢儒家思想的人,会认为这都是一些虚伪、八股的约束、甚而还有许多其他的想法。基本上这些的认定都有其认定的背后价值观与历史,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以我的价值观来看儒家思维只是很简单的想法就像法国的思想家伏尔泰说:「我很仔细的读了孔子的书,我在其中看到他以最简单的道理,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在教导人们如何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位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对儒家思想作了很好的铨释了。
其实人的一生所追求的只是「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已。
「幸福快乐」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却是自己。是自己内在很黑暗的部分,就佛教领域所说的「三毒」--贪、瞠、痴。所以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需要面对外在因素的诱惑,若是没有一个法则规范与内在的渴望,其实迷失在自己的思维与欲望中是很正常的。在超越宗教范畴的论述中,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选择权与时间表都在个人,谁也勉强不了谁!若是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态度就必须学习天地自然的运作。如此的孜孜不倦,不论心情如何太阳照样东升!正如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易经乾卦谈的是「天」,天人合德是易学最根本、最高的境界,但何谓天?是上帝?是佛陀?是…。在儒家系统中将『天』归类有三。一、为自然之天。二、为主宰之天。三、人文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乃只宇宙之间自然运行的天体,浩瀚无边无远弗界。用文字的形容让人意会的,有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乾卦中:「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都在说明自然之天,本身是【万物之生机】是创造能量的源头。主宰之天,意指「天」有最高的权力,主宰万物者时序运转。这一般在宗教中常见,以教主居之如上帝….。敝人认为这是一种拟人法的作为,其有很深远的用意。一是方便传教义,有具体的目标令人可追寻。二是让信徒明白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遵照圣德美行,是可学习模仿而达到的。但易学中也有主宰之神,有神明鬼神,也有天地莫名的『变化』。如「阴阳不测之谓神」。其不测乃是变化也,也可以称谓人类最高的智慧。如「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人文义理之天应是人格发展至最成熟的阶段所发出的精神与德行。如「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大生之德是人文义理之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在宋朝时圣儒会摒弃佛学而兴理学,若没这些人文义理之天,中国如何延绵至今?历史也印证如此中国有两次被外族统一,为何元朝只有七十九年(1279-1368)而同样的异族清朝历经有268年(1649-1911)但也被汉文化给同化了。何也?中国历代对皇帝的培训以清朝最严谨,虽曾兴文字狱但那只是愚民政策,培养君主的过程,除了武术的精湛以外,对中国文化义理人文之天也是最推崇且学习最认真的。由此可见人文义理之天之重要,而易学中也以人文义理之天为主要谈论重点。
不论是何种天,基本上都要顺势而为,才能诸事皆顺自强不息。天道之变化以四德【元亨利贞】来诠释,以六爻的演变来配合。但凡夫俗子的我们经常迷失在贪瞋痴中,只想获得而很少去思考,大环境与自己是否是真正需要。逆势而为所造成事后的悔恨。「不守本分」「不懂尊敬」都是人类的通病。总以为人定胜天…就像有部电影「骇客任务」中的对白,电脑人骂人类的话:『人类像细菌,只知破坏而不知尊重与还回。』当人类不知感恩于大地自然的恩宠,而任意而为不尊时序肆意破坏。大自然的反扑是惊人的,而这几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前几年天主教开始倡导天人重修共好..有一部电影「美丽境界」让人们重新记忆诺贝尔得主纳许.约翰(JohnNash),他是因提出赛局理论,让世人打破主宰二十世纪的凯因斯理论,重新认定新世界的游戏规则。最好的战略非竞争打败对方,而是双赢每个人皆赢。这电影文化与宗教界的提醒,都是在提醒展现人类必须重新思考未来方向在哪?未来人类的演进是提升或是沈沦,全赖人们对敬天悯人的意会有多深远。
易经在中国的地位是群经之首而我们研易的目的是要能生生不息以达乎儒家所谓大人的境界。他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书......他乃是阐述天地之运行的道理来
1.教人寡过知机
2.教人修持准绳
3.教人制器尚象
4.教人趋吉避凶
5.能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
我们是无法像圣人有那样的智慧可以做到先机而发、或是像贤人的视野做到-见机而做。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像君子一样知机而为,千万不要为失机而悔。乾卦的六条龙,他们所象征的时位问题也提醒我们在得时得位所该面对的行为,但若是时位不宜也该有不同的面对。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掌握重点,明白天下万物的生灭成就都有其一定演化的过程--而我们为自己的理想实践必须掌握其天时地利人和。美国有句俚语---情势是最大的老板,而中国人说形势比人强。所以当我们的理想想达成我们就应肩负掌握时机的责任,让我们能够得时得位利涉大川。
在易经文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书中将时位的演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并以六条龙来阐述,今天也利用此刻跟大家分享这六条龙。
第一条龙叫潜龙...
他是一只还没长大的龙,虽然潜力无穷但是还没真正长大所以他必须躲起来储备未来面对挑战的能量。或者说已具备能量的龙但是大环境还不是属于自己的舞台可以表现。所以第一爻的经文是【潜龙勿用,阳在下】。意思当然要潜沈……千万不要贸然有所行动,不然一定断翼而归。
第二条龙叫见(音是现)龙...
他已是一个有舞台的龙或许不是很大舞台但他具有影响力,这时他的表现能够得心应手。自己也能够相当愉快...故二爻的经文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因此此时的表现已可造福自己与周遭的人们,因此是需要很大的耐心与爱心。在多誉的时刻去创造属于自己口碑以便增加自己无形的资产。千万不要死在少年得志的悲剧里。
第三条龙叫惕龙
因为本身的能量提升已渐渐觉得舞台太小,对拥有胸怀大志的他总觉环境对他的表现是不够的。也因为他的优秀也渐渐为众人瞩目的对像,相对大家都虎视眈眈的环伺在他旁边,唯恐他他一飞重天。所以他的处境暗涛汹涌的,因而对他而言要随时警醒。在经文中是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来鼓励谨言慎行,只要沈得住气就会没事了。
第四条龙叫跃龙
这是这过程的关键点面对任何挑战是要提升往前跃进?或是往下沈沦?全在此时此刻路是需要继续往前走的—所以一定要当跃龙......经文记载【或跃在渊,进无咎也】解决之道要勇往直前不怕孤独,一爻变变成44卦的天风姤。姤卦是一个相遇之卦---【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未达相遇的境界需要43卦夬卦的决心欲坚毅的意志力。所以勇往迈前是这个时候的不二法门。
第五条龙叫飞龙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人生的努力尽在于此。任我遨游!各项因缘福至所以能够成就此刻的名利双收。当下善于把握利基好好发挥,是这个阶段的的课题。制造好的因缘让善性循环不断发生,千万不要埋下恶性循环的因子,让后继产生不必要的灾难。在古今的历史太多这样的例子,唐代安禄山会造反也在盛世之后,干朝的衰落也种于乾隆的圣世之中。
第六条龙叫亢龙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这时的写照,人们很难丢弃过去的荣耀甘于平凡。在很多老人的口中经常听到的是:「想当年我….」,所已在经文上写着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其实个人真正有智慧与成功的人不在于其艰辛奋斗的过程,因为每一个人皆会。重点在于功成圆满之后的下台,才是一个美丽的句点与高潮。但是很多人喜欢坚持过去的荣耀,不知进退而乱了时序,其实是无法保持长久,中国的历史有太多的写照。如悲惨的韩信和那些开国的功臣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