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读书,只把书当故事看。
现在看书,算是明白了“功夫在书外”。
这本书读了将近三天,前面还算易读,越读到后面越不知作者所云。
于是查了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生平——又是一个伟大的,却又死于自杀的作家,生于19世纪中叶,卒于1927年。一生经历了二战,经历了日本的动荡。那作者笔下的绝望、压抑,也就不难理解了。
书中的最后一篇是《往生画卷》,讲的是一位王公因听到了佛法,而心生羡慕,想要去找佛祖并坚定去执行的故事。路上很多人嘲笑与怀疑,而这位王公,用了蛮横暴力的手段得到了佛祖的下落——在西边,之后毅然决然的朝着西方前行,最后饿死在海边的树上。奇怪的是,他的尸体口吐莲花,让年轻的和尚高呼:无上之人。
第一遍没读懂,很多书,读不懂,真的是因为背景知识太少,不足以支撑去读懂。
问了一个对佛法有些研究的朋友,她和我说,每个人参禅悟道的方式都不一样,得道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虽然主人公暴戾,对佛法也是突然的喜欢,但是因为他坚定执着的追求,心无杂念,反而证道。
这有点冲击了我对佛教(不是佛学)的看法。我一直以为佛家五藴皆空,做好戒律才能得道的。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说是作者借主人公的遭遇,在诉说宗教虽是藉慰,终究是虚幻。
二者究竟哪一个是对的?
随着对于背景的了解,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