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则徐则林
行业剧一直都是电视剧制作的主要素材来源。因每个行业有其特定的故事背景与矛盾冲突,这是电视剧制作的先决条件。但又由于剧情主线如果离开了这个行业就无法成立的原因,给编剧、导演、演员等电视剧的主创带来了很多麻烦。普通观众还好,不懂得这个行业的实情,看剧大多存在猎奇的心理。而对于行业内的人,剧情与实际工作环境不符、内容太外行就会遭到很多诟病。
近年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行业剧都是电视剧的主力输出。比如:《实习医生格蕾》、《律证俏佳人》、《傲骨贤妻》、《嗜血法医》、《亲爱的翻译官》等等。制作精良的行业剧越来越多,观众的素质也在提高,如今又是互联网时代,随便去知乎、谷歌、百度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出漏洞。所以,如果电视剧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做到缜密度很高的话,自然就会引起观众的不满。
曾经在香港寰亚影视制作部工作的编剧陈阳认为,“行业剧”有三大“爽点”:“一是行业剧的戏剧性,香港这边就会倾向于选择戏剧冲突性强的行业,比如警察、律师、消防员,这些行业本身工作性质就容易吸引人。不过行业剧的选题也基本在这些职业的范围内,因为另外一些行业自身戏剧性偏弱,或者难以可视化表达;二是行业包装,例如《冲上云霄》的制服包装和世界各地美景美食,是一大亮点。帅哥美女穿着靓丽的制服,本身就很吸引观众。这是行业剧的外在包装;三是行业剧知识,人们都有了解新知识的渴望,行业剧做得好,可以满足观众这个需求。”
而医疗行业剧绝对是可以满足以上三点的绝佳题材。护士制服、医生身上像披风一样的白大褂,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冲突、戏剧性明显,加上看病就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但对医护的工作环境与内容其实了解的很少,可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等。医疗行业分科多,每个科室面临着不同病情的患者与家属,可拍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医疗题材的行业剧一直是国产剧的重中之重。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拍完产科拍外科、拍完外科再拍急诊科,想拍都拍不完。
《医者仁心》就是这样的一部剧,现在还做成了一个文字版的小说。电视剧我是没有看过,就这本书的开头章节写作方面来看,挺乱的。一个出场就想把里边所有重要、次要的人物都包括进去,不乱才怪。没有过多的铺垫、没有主次分明,除了男一,其他角色还看不出居于什么位置。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是根据电视剧转换成的小说。电视剧里可以看到人物的活动轨迹与镜头给的多少,观众很好分辨主次,加上开场一下子就要抓住观众眼球的需求,这么拍是没有问题的。何况一开场就是大雪天,车祸、人体疾病因天气发生的变化等,急诊科肯定是非常忙乱的。但如果是小说这样写就不可取了,我作为一个对医院环境相对熟悉的人,看的都有点分不清谁是谁。
所以,既然是由电视剧转换成的文字,我们还是不要用写小说的规格去要求了,就当成是一个电视剧的剧本来看,或许更容易进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
该剧的编剧是徐萌,现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曾经凭借医疗剧《医者仁心》赢得了“飞天奖”最佳编剧奖。六六写《心术》的时候,据说是在医院待了半年多彩动笔的。而徐萌为了筹备这部剧,她曾经驻扎在医院五年时间。这一点确实很难得,值得敬佩。
说实话,这本书还是有一些毛病的。大问题倒是不多,反而全都表现在了细节上。所以,我认为徐萌这个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更多地把心思花在了行业剧一定要专业的问题上了,医生治病手术这一块相对还好,就是关于医生私底下的生活这一块写的太自我了,与实际不相符。也可能是为了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性吧,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太多了,显得很牵强,有的地方看的真是莫名其妙!
其次,就是小说人物的人设先后矛盾冲突问题。当然,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是会性情变化一点,但我觉得这本小说中近乎于完美的人物却在最后犯了一些现实中根本不会犯的错误,之后的幼稚和之前的理智让人设崩了,前后判若两人。
然后,就是故事逻辑的问题。难道片名叫《医者仁心》,就要不断地使用煽情的方法去为医生这个职业洗白吗?丁海作为一个医院院长的儿子,又是一名外科医生,接收了医药代表(还是他自己以前的同学和同事)的价值一万的旅游套票,这个事情在现实中应该不是一件大到可以让一个都住院总了的外科医生哭哭啼啼的事吧!以及武院长说医生工资低的问题。是,的确是,一个十年年资的医生基本工资两千不到,怎么活?但还有可观的奖金和高额的药品医械的回扣啊,小说中只有陈院长一个人拿了,其他人的拿回扣问题这里只字不提。拿药品回扣是行业内有处方权医生的不公开秘密,社会上也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小说中遮掩的太厉害了。
当然了,从医生的角度去看这部剧,确实是反应出了很多现实中医患矛盾的发生原因,以及医护人员工作的不容易,还算客观。另外,小说里也有很多的金句,以及新时代医生这个职业个人的尊严问题、社会属性、患者心理等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比如:我们做医生的,不管对什么样的病人都一视同仁,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能一视同仁,对那些做官的也好,有钱的也好,也不应该太傲慢,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平等,有钱不是错,做官也不是错,所以对他们好,也不是错…
再比如:作为病人,他们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理解你说的那些,他们只是想知道儿子是怎么死的。如果你真的没错,让家属、让社会了解你说的这些也不是什么坏事,一个社会不能总是强者说话,也要让弱者发出声音,这是我律师的责任,也是你做医生的必须向社会负的责任!
基于小说中所探讨的这些问题,让我觉得这部剧还是有非常高的可看性的。
这种先有电视剧,再有文字小说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之前看的抗日时期的间谍剧《红色》就做的比较好,文字处理的就像是在看一个很好的剧本一样。所以,我希望这本《医者仁心》也是一样,既然做了就做好了再拿出来给读者看,要有诚意才行。
文字/林则徐则林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林则徐则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