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到蔡澜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多历练,不羡慕别人,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我非常认同,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接近我想要的人生追求。
疫情期间,我在家读了许多书,也看到了许多人的一生。每个人因追求不同,价值观不同,最后就会导致不同的活法(和死法)。梭罗一生爱自然,却年纪轻轻死在了自然带来的疾病中;苇岸奉行素食主义的善行却得了肝癌;赵忠祥、乔布斯事业成功有名有钱却治不好癌症;尼古拉特斯拉为科学奉献一生最后却穷困潦倒;梵高热爱艺术却患精神病而死……看来看去,我还是喜欢那些活得长久的、活得快乐的人,汪曾祺、杜尚和蔡澜的人生观,是我真正想要学习的。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没什么太大的野心,不一定能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多的钱财,却随性洒脱地活着,遇事不挂心、不纠结、不计较,懂得保护自己、为自己找乐子,在生死面前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常常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又想起我的爷爷,他活了九十多岁,在一个晚上看完电视后毫无痛苦地离世。他的一生平平淡淡,大半辈子都住在一个老屋子里,粗茶淡饭,不和别人比较,不计较太多,没什么太大的追求,也没占有过太多钱财。该吃吃该睡睡,没事就躺着,不运动也没有刻意去养生。他喜欢新鲜的东西,买肯德基麦当劳给他照样吃得开心,看我玩手机玩游戏机也想玩玩。比起那些有钱却不得善终的名人,有追求有成就却患精神疾病的名人,我却更加羡慕我的爷爷。爷爷一走,我也开始写作,用文字纪念我的爷爷,正如爷爷用文字纪念离开的亲人一般。
这些年来,我做了许多事,当过网红做过许多工作玩过许多东西,最后发现被他人追捧也好,事业有成也好,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好,都是一时的,留不住的。社会在变行业在变一切都在变,有什么不变的呢?也就是吃饭睡觉了吧!与其费尽心力去追求那些变化的东西,倒不如追求如何让自己快乐,如何让自己活得更舒服,如何顺应自己心意活着,如何忘记那些烦恼和不快。至于明天的事,没发生的事,别人的事,别去想太多。像蔡澜一样,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玩玩,做点让自己开心的,其它少去计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便是最好的人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