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废柴文学》投稿专题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废柴江湖7月征文小说组8号 奶奶陪爸去高考

废柴江湖7月征文小说组8号 奶奶陪爸去高考

作者: 白河青柳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21:28 被阅读0次

七月,天如流火。

上午十点不到,太阳已经把能量输送给了大地这个人间蒸笼,把路上的行人撵回家去吹空调。

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比这大太阳的能量还足,等待着释放人生的光和热。

“爷爷,现在我可以傲娇地说:咱们家都是参加过高考的人了。”女儿在晚饭前和爸爸聊天。

“是啊!你今天高考结束了,可以这样说了。你还可以说,是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爸爸故意把“知识分子家庭”说得很重。

“对,对!我爸爸妈妈是大学生,我爷爷奶奶是大学生。”女儿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诶,爷爷,您的爸爸妈妈是大学生吗?”

“也算是吧!”

“那?您高考的时候,也是您爸妈接送的么?”

女儿无意的一句问话,揭开了父亲尘封几十年的记忆,拉开了他苦难童年的序幕。

其实,父亲的大半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他为官三十多年,廉洁自律,官风清正。也养成了一言堂的习惯,容不得别人多言。但我女儿是个例外,在他面前可以随便嚷嚷。

要了解父亲,首先要从奶奶说起。

我的奶奶是一个富家女,但一生却命途多舛!

在解放前夕,奶奶在北平女子学院读书,认识了同在北平读书的同乡财主家的儿子,就是我的爷爷。

后来解放了,两家的田产充公分配了。

没有了经济支援,他俩的书读不成了。他们就自食其力,回到家乡的一所学校去教书。

因为两个人成分不好,后来被学校辞退,回到了爷爷的出生地,当了农民。

爷爷抑郁寡欢,在一九五九年去世了,那年爸爸才一岁。

在爸爸上小学三年级时,也因为成分不好而失学。

那一年奶奶的秀发被剪掉,脸上被抹上黑墨汁,脖子上挂个大牌子每天去游街。

缠过小脚的奶奶,是个又瘦又矮的小个子女人,走路不快,常被胳膊上戴着袖章的人拳打脚踢。刚开始吓得爸爸直哭,到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奶奶带着爸爸,早出晚归,挣工分吃饭。可是到年底结算,还是缺粮戸,填不胞肚子。

所幸的是,奶奶写一手漂亮娟秀的毛笔字,逢年过节、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请奶奶书写对联,常受到邻居们的接济,才免强维持生计。

稍有空闲,奶奶便教父亲读书写文章。在奶奶的意识里,“书中自有黄金屋”!奶奶总盼望能有一天,爸爸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农村。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

那是改变爸爸命运的那一年的高考!

在考试前十个月,奶奶为爸爸制订了学习计划,初中、高中的语文和数学,分期分章节的由简入繁、从易到难。

学习,成为母子俩最主要的事情。除了下地劳作,之外的时间都是学习。

语文,是奶奶的强项,记叙文、议论文、游记、散文、诗歌等等各种体裁的重点、特点、历史名著,都熟记于心,组词造句、分章分段、写段义、找中心写总结,让爸爸反复练习。出各种类型的题目,教爸爸写作文。爸爸写着下一篇,奶奶批改上一篇,母子二人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语文练习一段时间后,转入了数学学习。

奶奶从初级阶段的加减乘除讲起,一直讲到代数的解方程,开平方根;几何的各种图形的体积面积的计算,各种证明题的求证求解等等。

一盏煤油灯,母子二人用。长长寒冷夜,母子相依命。

时间长了,难免会精力跟不上。

白天下地干一天活的爸爸,晚上难免会困意袭来,昏昏欲睡。

这时候的奶奶,又心疼又严厉,矛盾而无奈。既心疼她的儿子太累太辛苦,想让他早点入睡;又怕她的儿子学知识太少,考不上大学而落榜误了前程。

家里没有钟表,夜间不知道几点。天气晴好的时候,到门外看看星星,没有星星的夜里,听鸡叫凭感觉来判断离天亮还有多长时间,好去睡觉。

本来就瘦小的奶奶,几个月下来,更加瘦骨嶙峋。那张白皙的脸上,两只亮而大的眼睛,占据了脸上部的大部分位置,并不算大的鼻子,伙同颧骨一同凸起,不知把脸蛋上的肉挤去了哪里。连下巴也尖尖地凸翘,把肉给顶掉了。

她把好吃一点的东西(其实也就是红署面里边加些玉米面,蒸的窝窝头)留给儿子,自己则喝稀粥。吃饭时拿块窝窝头做做样子装着吃,等儿子吃完饭了,她把馍放下,下顿再拿来假装着吃。

时间长了,奶奶的秘密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就把窝窝头掰开,一人一半,你不吃我也不吃!

爸爸看着皮包骨头的奶奶心酸了:“妈,儿子不孝,让您为我受苦了!”

“是妈妈没有本事,没给你个好家庭好环境,妈对不起你啊!”母子二人哭成了泪人!

距离高考不到半年时间了,奶奶说该学物理化学了。

打开找来的化学课本,奶奶讲了化学的反应,化学的分子式、结构式,化学分子量的计算等等。二十多年没有接触过课本了,奶奶讲得很吃力。

物理,是奶奶的短板,她教不了。而她深深知道:物理还不能自学,万中无一能自学成功。但又是必考科目,这可咋办啊?难住了母子二人。

奶奶忽然想起来,有位姓董的远房亲戚,在三十里之外的镇中学教书,他是教理科的。

第二天,母子俩带上吃穿用品,寻师镇中。

按辈分,爸爸应该尊称董老师为表伯。

说明来意后,董老师表示很为难:教可以,但一个只上过三年小学的人要在四个月内学会初、高中的课程去高考,简直是天方夜谭!

下午第二节课后,董老师把母子二人带回了十里之外的家里。

说明情况后,董老师的老婆把母子二人的东西扔到了院子里,说家里没地方住。

的确,董老师的儿子刚结婚,父子俩三间两房。另有一间厨房很小。

看看这阵势,父亲拣起地上的东西对奶奶说:“算了,不学了,回家吧!”

“你回来!”奶奶拽着父亲:“没地方住,咱们不住屋里,这课你必须要学!”

“妈!你没看见?人家不欢迎咱!要学你学,我不学了!”

“你今天要是回去,咱母子俩一刀两断!”奶奶几十年的隐忍,瞬间爆发了:“我二十七岁守寡不敢改嫁,怕后爹虐待你,我起早贪黑累得浑身疼,想让你吃顿饱饭,我被批被斗不敢去死,怕你在世上没有亲人,我想方设法教你学习,想让你改变命运出人头地!你,你……”奶奶声嘶力竭地哭声,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这次高考,是你鲤鱼跳龙门的最佳时机!你不学习,你永远走不出二亩黑土地!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看着瘫倒在地的奶奶,爸爸扔掉了手中的包袱:“妈,别哭了,我错了,妈!”

董老师把母子俩带回学校,天已经黑了。

先安顿二人住下,董老师又回家了。

晚上,爸爸用董老师的洗脸盆打来水,让奶奶洗脸洗脚,可奶奶的袜子脱不掉了。慢慢拉下,奶奶缠过的尖脚下面,满是血泡,有烂了的,流出红白的黏液。有没烂的,明晃晃的像琉璃珠子,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那一刻他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苦命的妈妈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董老师和校长说了此事。校长说这孩子挺可怜也挺有志气,就让住在董老师的宿舍里,不过一个月要向学校交两块钱的水电费。

从此后,爸爸接受了强化训练。董老师把杠杆力学、内燃机械等分成小节,打乱教材顺序,凭教学经验,拣重点中的重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爸爸也是拼了,三个月没有上床睡过觉,实在撑不下去了,就趴在书桌上眯一会儿。醒来继续做题计算。

剩最后一个月了,董老师出题目作了一次模拟考试。董老师说:“根据经验,理化一般来说是一张考卷,物理60分,化学40分。从卷面成绩看,语文、数学,基本达到满分,物理40分,化学30分,理化为70分。这样的成绩,考中专没问题。”

最后冲刺,要全面复习。爸爸更是埋头苦学,分秒必争。

考试那天,奶奶早早的陪着爸爸坐头班车去了县城。

四场考试,两天时间。为了省钱,中间的一个夜晚,母子俩在考场外的墙根处躺了一夜。

光荣榜贴出来了,爸爸是全县状元!只可惜,志愿报低了,只考个普通本科。

“爸,文稿整理好了,您过目。”我把文稿呈给父亲,可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女儿早已泪流成河:“爷爷,好命苦啊!……”

“不!爷爷命不苦!是那年高考改变了爷爷的命运!”爸爸一字一顿地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废柴江湖7月征文小说组8号 奶奶陪爸去高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st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