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凡卡》一课有感

听《凡卡》一课有感

作者: 李艳平 | 来源:发表于2016-04-26 20:29 被阅读127次

       今天,李辉老师尝试运用小说的H型教学法执教《凡卡》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

        在深入解读《凡卡》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分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1. 生字词学习。2.人名、货币名等专业术语的认读、了解。3.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4.理清文章思路:准备写信、写信、寄信。第二课时 :1.学习写信这一部分内容,感受凡卡的学徒生活,以及回忆中的乡下生活,体会插叙、对比、反衬的妙处。2.回顾阅读《彩色的翅膀》,拓展阅读《感悟母爱一瞬间》,进一步体会插叙的妙处。 第三课时 1. 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信。2学习作者叙述部分,体会暗示的好处,3.练笔 。其中,对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学习和感情朗读要始终贯穿二三课时 。

      本节课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又运用分类教学的理念对教材,特别是对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疏理:这篇文章凡卡的“学徒生活”是主线,回忆的“乡下生活”是副线。教学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语句品读,感受作者运用插叙、对比、反衬等表达方法的精妙,再联系学过的课文《彩色的翅膀》,拓展阅读《感悟母爱一瞬间》,进一步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听《凡卡》一课有感

      反思这节课,进而反思我们的课堂,在课堂再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一是要注意课时定位。不管展示的是第几课时的教学,都要规划清晰所有课时所要解决的内容,并在课堂上从整体感知到具体分析,清楚地呈现每一课时的核心目标。课堂教学的细节与整体不可偏颇,对细节的关注最终还是为了给学生呈现立体的完整。这样的课堂才是完整的、科学的、实效的。

听《凡卡》一课有感

       二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无论知识学习还是语用练习,人文性要围绕工具性的学习,二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水乳交融、水到渠成的。

        三是评价语言的价值取向定位要准确。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老师评价语言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不再是简单的肯定与鼓励,更多的是引导、指导,是直指核心问题的,是明确思维方法的,是教学的策略。

听《凡卡》一课有感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厘清,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稳步实践、有效落实!

相关文章

  • 凡卡之「殤」——滿懷希望的絕望

    凡卡之「殤」——滿懷希望的絕望 ——听郑丽琴老师执教《凡卡》一课有感 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 听《凡卡》一课有感

    今天,李辉老师尝试运用小说的H型教学法执教《凡卡》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 在深入解读《凡卡》的基础上,...

  • 裁出来的好课

    读《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凡卡》一课有感 郑炜娜 《凡卡》这篇文章,我是有感情的,除了对文章本身的喜爱,对凡卡命运...

  • 大裁缝之流芳百世的杰作

    ——读课例《凡卡》有感 读完这一课,最强烈的感觉是:干老师真是一个大裁缝,他以“挥剪如神”的裁剪神笔和...

  • 凡卡来到我身边

    “大家看屏幕,一起读,一二……”老师在讲凡卡这一课,老是让我们读课文。我感觉枯燥极了,看了一眼正在写信的凡卡,打了...

  • 最近见闻

    今天,我们上了《凡卡》一课,里面讲到凡卡当学徒很苦,正好我们最近要去一个外龙内翔的地方军训,于是有同学说:“我们这...

  • 听吴伯凡谈认知

    听吴伯凡谈认知 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

  • 观干老师《凡卡》一课教学有感

    一.谈话中教会孩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以轻松的交谈,引导孩子们学会概括长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开课伊始干老师借助课文...

  • 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

    上午正和学生一起学习《凡卡》一课。当同学们读完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时,赵子萌同学举手站起来非常认真地说:“老师...

  • 江苏跟岗学习日志(三)

    彰显文体特点 关注表达迁移 ——听赵正江老师《说勤奋》一课有感 陈 辉 《说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凡卡》一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tc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