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言一出,史为鉴与史太山以及一干文臣武将尽皆失色,而史万岁亦是面露诧异,对于吴家家主的胆量感到出乎意料。史万岁心里在重新考量吴明这个人。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他和许多人一样,对吴明不放在眼里。确实也不是他盛气凌人,而是因为吴明这个人本就不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他的的确确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若说他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那也只是他的运气稍微好一点,特殊的环境使他得以登上家主之位,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成为吴家家主几乎注定要接受族规处置,也未必是什么幸运。因此,也难怪史万岁以及史家众人均不把吴明放在眼里。这未必是藐视,而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太多的人物需要关注,像吴明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排在后列罢了。
吴明担当家主之位时间并不长,他上任之后采取的改革政策,以及兄弟盟的主张,让史万岁开始关注,但关注的是整个吴家,以及刚刚诞生的兄弟盟,是这个整体,而不是吴明这个人。作为站在世界巅峰的一位霸主,史万岁当然明白,一个势力的强大或兴盛,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其中有许多人的贡献,甚至作为代表的某个人并不如何智勇双全,反而是十分平凡普通的一个人,只是因为机缘巧合,才让他笼罩上了一层非凡荣光。一直以来,兄弟盟从诞生到发展,到现在开始稳定并展露出一股不可遏制的势头,已经让史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威胁,作为史家家主的史万岁更是十分重视。可他重视的关注的仍然只是这个整体,吴明只是一个代表,一个符号,仅此而已。
但在这一刻,当吴惠凉说出吴明就在营帐外的时候,史为鉴等是惊诧,而史万岁则是一种凝重和认可,对于同类的认可,就好像山中猛虎对于草原狮子的认可。也许吴明仍然不是个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力敌万人的伟人。但他有勇气。为了实现目的可以出现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这种决心,并不像某些所谓的勇士那样哗众取宠,敢于横渡长江,敢于跨越深涧,敢于从高处跃下,敢于用脸盆饮酒,这些都是普通人不能做到的,可即使做到了对大家来说也不过是惊讶了一瞬,旋即又恢复正常,因为这对大家并没有好处。而吴明则不同,他是出于大家的利益,至少是吴家的利益,兄弟盟所有人的利益,才将自己置身险境,将自己放在敌人的屠刀之下,让自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境地。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了,而放在一个富有四海,拥有享用不尽的霸主身上,更是十分艰难的选择。从吴明的身上,史万岁看到了同样的选择与坚持。因此他对这个人立即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一种尊重的感觉,这不只是对敌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这一切念头都是飞速的闪过,实际上当吴惠凉刚刚说完,群臣正在惊讶万分的时候,史万岁已经本能的做出反应,他站起身来,对史为鉴等人道:“诸位都是我们史家的优秀人才,不仅立过许多汗马功劳,而且现如今也在勤恳的为史家的未来工作,你们身上寄托着整个史家,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希望与未来,自从我担任家主之位,已经与你们渡过许多难关,做过许多选择,接下来我们又将再次做出选择,我决定与吴家家主进行谈判,商讨罢战止戈的事宜,如果可以我们还会缔结联盟,开展许多方面的合作,我需要你们的支持与帮助,还请大家鼎力相助。”
史万岁说完,对着众人拱手为礼,尽管他的庞大的身躯做出这个姿势来有些不伦不类,几乎就像玩笑,但他的眼神与面容却丝毫没有玩笑的意思,每个人也都面容严肃,诚恳的回礼。
史为鉴道:“家主言重了,吾等必当竭尽所能,为史家尽心竭力。不过吴家家主还在帐外,对于史家来说,让一大势力首领在门外等待实在是失礼,臣请家主以最高礼节迎接吴家家主。”
史万岁点头说:“我正有此意,让吴家家主在外等待实在是我的疏忽,如今既然知道这件事,我们当然要立刻准备迎接。然而在此之前我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吴家家主的到来是对我史家的莫大信任和重视,我们绝不能辜负这种信任。因此,我要在此保证,不管谈判结果如何,我们都要保证他的安全,将他当作最尊贵的客人,他要来,我们必须大礼迎接,他要走,我们就要持礼恭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