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第4章 态度和行为(一)
第120页,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对吗?从第4章开始,进入《态度和行为》这一部分。
态度的ABC理论当社会心理学家谈到某人的态度时,他们指的是与人或事物相关的信念和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倾向。一个人的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通常根植于个体的信念,表现于个体的感受或者行为倾向中。态度的ABC理论(注意区别于Ellis的合理情绪ABC理论)给出了态度的三个维度: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比如,如果某个人认为某个种族是懒惰的、好斗的,那么他可能会不喜欢这个种族的人,并且因此产生歧视。
那么平时我们经常提到的“态度决定一切”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定论呢?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的研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就像知道吸烟有害的人照样吞云吐雾一样。所以,正像书中所言,行为和我们表达的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是五花八门,分析起来比较困难。
人们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很多时候并不是其内心深处真实的态度,可以叫做外显态度。其内心深处的态度叫做内隐态度。这个内隐的态度可能是他自己知道但是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表达的,也就是说他在撒谎,也可能是他自己潜意识里面有而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和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就是为了全面考虑外显和内隐的态度,从而考察态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
说到态度,脑海里出现了“态度端正”这个词。我们非常熟悉学习态度端正或者工作态度端正这样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态度端正”呢?是不是老师父母领导怎么说,你就怎样认认真真的去做呢?他们所说的是不是就全对呢?这又涉及到我昨天日志中是不是要尊重权威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要求孩子学生下属“态度端正”的内涵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去遵从。
又想到了审讯室里写的标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是说犯罪嫌疑人如果有好的认罪态度,那么可能就会得到宽大的处理。仔细想一下,这句话实际上是跟法律相违背的。不管犯罪嫌疑人的态度如何,定罪都要根据犯罪事实和相关的法律进行,态度不应该成为“从宽”或者“从严”的影响因素,这是对法律的一种亵渎。与之相反,电影电视中经常会看到国外的警察在逮捕犯人时会说:“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作为你的呈堂证供”。从这句话中,更能体会到法律的尊严和对人权的尊重。
写着写着,有点离题。态度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的“态度决定一切”的论题,而是会受到很多复杂的因素的影响。有些看上去像真理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的时候,可能会得出让人大跌眼镜的相反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