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旅》的作者约瑟夫·坎贝尔说,人们总说寻找生命的意义,你真正在寻找的是生命的体验。每一个体验带来一份意义,在体验中总结出意义,意义同时伴随着体验,发现生命意义的最好方法是创造你生命中的体验。当不同的体验进入你的生命空间里面,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原来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
与其问生命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不如问你可以赋予生命的是什么。生命本无意义,需要你去发现那些意义,连接它,让它帮助你投入、专注地活在当下,专注地和那件事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之中。这个良性循环里,会不费力地、自发性地、更有流动性地、能够拥有享受任何事物的内驱力。
当我们去问,我可以为生命创造什么?我们需要抱持着这个问题,每天带着好奇,向任何的可能性打开,让答案慢慢进入到我们的内在,等待那个“啊哈~”的时刻。
正如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医师说,人应该要去创造更多的体验,因为在体验里面,我们会提炼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然后令生命的价值在每一个地方都闪闪发光,它驱动我们勇于尝试,勇于选择,带来好的结果,让每天处在正向循环之中。
所以,无论你是谁,无论生命创造出你的样子是什么,无论生命带给你的挑战是什么,你都可以去应用,你都可以去创造生命中不同的体验,然后透过不同的体验,去发现生命中不同的意义。然后连接这种意义感,去找到核心驱动力,持续地发生改变和成长。
当我们与资源建立正向连接,我们就开启了一段创造性流动的旅程,我们会更有能力面对生命中的问题、挑战。因为在流动性的意识里,我们充满创造力,充满弹性,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相反,如果我们处在一个崩溃的状态里,感觉到焦虑、不安,感觉到危险、很不安全,特别是在逆境中,我们很容易就激活自我防卫的心理模式。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危险”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绝大多数人在面临困局时,不是根据实际环境作出回应,而是根据自身内在的地图作出回应。这幅内在的地图是我们过往经历、学习、所得经验的合集;是我们从小受到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观念。
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挑战,或者负面体验,请你相信,你的生命不止是这些,你还有资源,你还有意图,你还可以去发现问题背后的正面动机,你还可以应用作为一个人拥有的神经系统,你的有自我觉察的意识,去创造一个抱持的正念的空间,重新编织你的生命状态。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设定一个更大的意图或目标,障碍就会出现;只要我们设定一个人生愿景,问题就会出现。目标越大,障碍越多;愿景越大,问题越多。很多人以为去掉这些问题或障碍,就能够实现他们想要的生活。但目标与障碍,它们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永远是阴和阳的两面,只要一个真理出现,另外一面马上会成为一个真理,相反面也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