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英里

作者: ShineLau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0:30 被阅读7次

    作者迪利普·索曼,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沟通策略教授,兼康力斯沟通策略学会主席。他拥有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博士学位,是一位行为科学家,目前担任多伦多大学印度创新研究所主任,行为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心协调专员。

    本书涉及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内容,运用这些行为科学知识带来的洞察力,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各种“最后一英里”问题。本书还就如何将行为科学应用于实际工作给出了具体、可靠的建议,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填平横亘在意愿与行动之间的壕沟。

    最后一英里问题,并不出在最后一英里,而是我们在规划阶段,就丢失了某一个思考维度。在大脑里,有三套重要的系统,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分别是目标感知系统、成本感知系统和群体感知系统。每一个决策都指向目标,而目标感知偏差,会误导人们去追求子目标,而忘记最初的大目标。其次,在决策时,我们总要考量每一个方案的成本,而成本感知偏差,有时又让人没法正确评估成本。最后,当我们想寻求帮助,获得更多的参考意见时,群体感知偏差又会形成干扰,让人们过度相信集体的判断,反而做不出最佳决策。

    最后一英里这个词,最早诞生于电报领域。在电报发明之初,信息传递变得空前方便,只需要敲几下发报机,信息就能传到几千公里之外。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小瑕疵,就是电报在送达之后,收报人必须得从家里走到电报局,才能查看电报。从家里走到电报局这段路,就被称为最后一英里,它就像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处在最后环节,至关重要。

    今天,最后一英里问题几乎随处可见。比如有的商家推出以旧换新的活动,消费者只要拿着旧产品,就能免费换一个新的,明明很划算,可参加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兑换的流程太繁琐。再比如,加拿大政府曾经给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补助,本来也是件好事,但这笔补助的领取率居然只有16%。这是因为领取补助要先开一个专门的银行账户,很多低收入家庭都是同时打几份工,根本没时间去开这个银行账户。再比如某银行在推广信用卡时,为了客户能安全使用,把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写成了一份上万字的说明书,结果就因为说明书太长,消费者索性懒得看。

    你看,上面这几类问题,都是典型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工程的主体部分全都设计好了,可偏偏就在最后一个落实环节推行不下去。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些问题不是很好解决吗?只要简化流程,让人更容易参与不就行了?

    的确,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但我们更关心的,不是具体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而是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会一再发生?显然,最后一英里问题,并不出在最后一英里,而是我们在规划阶段,就丢失了某一个思考维度。但是要知道,商家、银行、政府,哪一个都不笨,其中都有大量的精英,明明只需要多向前考虑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最初为什么都没有想到呢?

    这本书里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有着天然的思维缺陷。在大脑里,有三套重要的系统,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分别是目标感知系统、成本感知系统和群体感知系统。这些概念我们后面都会具体介绍。这三套系统都存在某种偏差,导致我们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理智、客观、有远见。我们需要在大脑里建立一些填补漏洞的思考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这,你也许已经想到了另外两本行为设计学的著作。一本是理查德·泰勒的《助推》,这本书主要就说了外部环境会影响决策思考。同样,商家和政府也可以通过设计外部环境,来推动人们做出他们想要的决策。另一本书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指出,人的大脑里,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理性分析系统,也就是我们在面对选择时,会权衡利弊,反复推敲之后再做决定。另一套是快速反应系统,它绕过了理性思考区。比如一只老虎向你冲过来,你肯定会不加思索地转身就跑,这就是快速反应系统绕过思考,在直接控制行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出最佳决策,就是因为快速反应系统战胜了理性思考。

    那么,和上两本书相比,这本《最后一英里》的价值在哪呢?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行为研究学者迪利普·索曼。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本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所谓的巨人,就是《助推》和《思考,快与慢》。在《最后一英里》这本书里,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了不同于前人的发现。

    接下来,我就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作者的新发现。第一部分,我们的决策系统有哪些思考漏洞,它们会对决策产生哪些影响?第二部分,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方法修复这些漏洞,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要想提升决策的正确率,我们得先知道,现代人的思维习惯里,有哪些漏洞。传统的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绝对理性,不会感情用事的,人总会冷静思考,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但是,假如这个假设成立,最后一英里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显然,这个假设舍弃了人类的情感维度,即便是再理智的人,在思维的角落里,也总会存在非理性的漏洞。美国作家巴勒斯曾经在《不可思议的思维》里有一个精彩的论断,他说,“我本人完全是由良好的意愿串联起来的缺陷构成的”。言外之意,我们的思维系统里,有一些漏洞是很难主观察觉并加以控制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这些思维缺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目标感知偏差、成本感知偏差和群体感知偏差。

    咱们先说第一个,目标感知偏差。这是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思维漏洞。因为引导决策的核心因素,就是目标。琢磨下顿饭吃什么,要看它能不能实现温饱和美味享受的目标。求职时选择加入哪个公司,要看它能不能实现就业者追求财富和社会价值的目标。选择结婚对象,要看对方能不能帮你实现家庭美满幸福的目标。几乎每一步决策,都在为最终的大目标服务。

    很多情况下,目标无法一步实现,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个方法,目标分解。把一个复杂的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但是,这个看起来自然而然的方法,有时候也不可靠。

    你也许听过这么一个调查,说的是一群出租车司机,公司给他们规定的任务是,每个月必须赚够6000块。于是,司机们把这个任务平摊到一个月的30天,每天挣够200块。但是,在这一个月里,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下雨天,司机收工都比平常早。因为下雨时,乘客比平时多,司机很快就挣够了200块,他们认为,自己当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显然,这个决策是违背总目标的。司机完全可以趁下雨天拉更多的乘客,提前甚至超额完成每月6000块的任务。

    这种思维被子目标锁定,并作出违背总目标决策的情况,就叫目标感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比如在买飞机票时,假设一个人要从天津飞到台北,直飞的机票已经卖完了,只能中转。这时,最经济快捷的方式,显然是先到北京中转。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北上是绕路,台北在南边,第一步当然要南下,到香港或者厦门转机。结果选择了价格更贵,耗时更长的中转方案。

    你看,人在做决策时,思维难免被眼前的小目标锁死,结果错过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目标感知偏差,就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远见。

    除了目标之外,成本是我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决策,其实都在权衡成本。上班走哪条路,是在权衡时间成本。买哪只股票,是在计算收益成本。大多数成本,都是一笔明账,能精确量化。但是,我们对于这些确定数字的感知,也存在偏差。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思维漏洞,成本感知偏差。

    我们一起来做个思想实验。假设你打算今晚去看电影,票已经提前买好了。走到电影院门口,你突然发现,票丢了。假设这张票值50块,那么你是否愿意再花50块,重新买一张票呢?大概率上,你是不愿意的。但是,换个情景,假设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是到电影院现场买票,在买票时,你发现钱包里丢了50块钱,那么你还愿意花另外的50块去买票吗?至少跟上一种情况比起来,你买票的几率会提高很多。

    你看,同样是在损失50块钱的情况下。人们做出的决策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心理账户,也就是给每一笔钱打上标签,标明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比如每个月的收入里,有多少钱用来买衣服,多少钱用来参加饭局,都有一个大概的规划。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假如这些用途被固化在心理账户,就有可能干扰决策。比如你直接弄丢电影票的时候,之所以不甘心再买一张,就是因为它对应的心理账户,已经被支取过了。

    还有这么一项调查,对象是某家餐厅里的服务生。平时,他们会把收入按照来源分成两部分。工资用于日常花销,假如有剩余的钱,就存下来,而额外收到的小费,则用来娱乐,比如逛街买东西、去游乐场,等等。你看,这样的规划是不是很合理?但是,当小费增加时,他们并不会把多的钱存下来,而是增加逛街买东西的次数。结果是,尽管收入增加,但因为心理账户僵化,并没有攒下更多的钱。

    这就是我们认知里的第二个思维漏洞,成本感知偏差,造成它的原因是,心理账户僵化。

    正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所以在做决策时,我们经常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正所谓集体力量大,但是,科学实验却告诉我们,群体的智慧不一定更高。这就是第三个思维漏洞,群体感知偏差。

    有一项实验,一个大学教授,拿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着850颗豆子。他同时找了两个班的学生来猜豆子数量。对第一个班的要求是,互相之间不许商量,每个人猜一个数字,然后把这些数字统计上来,算平均值。结果,这个班算出来的平均数是871,和正确答案850相比,只差21。而在第二个班里,教授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商量之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字。结果,这个班算出来的数字和正确答案相差很多。

    这个实验说明一件事,群体智慧是有条件的,必须得每个人都独立思考。相反,假如大家都放弃独立思考,互相干扰,就难免有个别人的判断影响他人,反而会降低集体决策的准确率。

    以上是第一部分内容,我们讲了思维中常见的三个漏洞。其实,这三个漏洞,往往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决策链条。首先,每一个决策都指向目标,而目标感知偏差,会误导人们去追求子目标,而忘记最初的大目标。其次,在决策时,我们总要考量每一个方案的成本,而成本感知偏差,有时又让人没法正确评估成本。最后,当我们想寻求帮助,获得更多的参考意见时,群体感知偏差又会形成干扰,让人们过度相信集体的判断,反而做不出最佳决策。

    第二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些思维漏洞呢?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思维工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就给你介绍三种思维方法。其中两种是作者在书中推荐的,分别是助推和困境想象。还有一种是我通过搜集资料总结梳理出来的,叫做逻辑分解。我将按照一个决策链条的发生顺序,为你介绍这三种方法。

    咱们先说第一种方法,困境想象。

    我们在决策时,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然后不断在心理强化这个目标。也就是,目标从确立的那一刻起,你总要时不时地想起它。这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未必知道,想象目标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目标的达成率。你越是想象自己完成目标之后的积极状态,目标的达成率,就有可能越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面对一个想健身的人,教练会鼓励他,想象一下自己健身成功之后的样子吧,浑身肌肉,充满美感。再比如,很多销售人员,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喊口号,想象自己已经成为年度销售冠军,获得大笔奖金的样子。还有考生在高考之前,一些老师总会鼓励大家,想象一下自己考了高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幸福感爆棚的样子。这些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积极想象。

    但是,这些想象真的对实现目标有帮助吗?未必。万维钢老师曾经介绍过这么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做的。当时,学生们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研究者把学生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积极想象组,研究者要求他们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绩之后的样子;第二组,我们可以称之为困境想象组,他们每天要花几分钟去想,自己正在参加考试,遇到了哪些难题;第三组是空白对照组,就是不刻意要求他们想象任何事情,像平时一样复习就好。

    结果,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二组,也就是困境想象组。而成绩最差的,就是积极想象组。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积极想象组总是想象自己已经取得好成绩,时间一长,就有点被这个想象麻痹了,花在复习上的时间变少。而困境想象组,会不经意地把考试的难度放大,更重视考试,花在复习上的时间就更长。这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举了不少类似的例子。他观察了身边的三个朋友,有学界的精英,有企业高管,还有商界的成功人士,这三个人常年坚持健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坚持下来的方法,就是困境想象。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来不去想象自己健身成功之后的样子,而是每天不停想象健身中的困境。有人是想象自己在健身中受伤的样子,然后和受伤的可能性作斗争,你看,这么一来,目标就变得很具体了。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怎么科学健身,避免受伤。还有人想象自己曾经身材臃肿的样子,并且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回到从前。

    其实,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一种对待目标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过度悲观会对信心产生打击,很多人都习惯性地保持乐观。但其实,乐观也同样有副作用,它会麻痹目标意识。作者推荐的做法应该是,始终把目标放在心里,但是不加入任何情感,既不过分乐观,也不盲目悲观,而是经常想象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困境。

    说完目标阶段,我们来深入到执行阶段。我将向你介绍针对这个阶段的思考方法,叫逻辑分解。

    你一定听过一个概念,叫任务分解。也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完成的小任务。比如你定了个目标,要从北京出发,徒步去西藏,肯定不能一口气走完,而是要把这段旅途分成几个阶段,然后分段走完。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管用,但是,当落实到行动时,你又会发现,它很难执行。

    就拿减肥来说。很多人给自己制定过减肥目标,比较常用的做法是,规定每天的运动量和饮食,然后告诉自己,坚持三个月。显然,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其实,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了他们对任务分解的理解有误。

    任务分解的本质,不是平行切割,而是逻辑重组。它不是像切蛋糕一样,把一个巨大的任务切割成几个等份,然后逐个消灭。而是要分解一个任务的逻辑链条,然后打造一套有效的执行逻辑。任务分解的核心,其实是逻辑分解。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要减肥,第一步不是制定食谱,而是要先找到肥胖的根源。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缺少健康的生活观念,所以第一步应该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了解肥胖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建立减肥的意识。第二步,是要杜绝减肥途中的诱惑,所以你需要整理冰箱,把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处理掉。第三步,是整理社交关系,很多人减肥失败,都是因为中途要参加大量的饭局,要知道,食欲的口子一旦打开,再关上可就不容易。怎么办?这就需要你重新梳理人际网,看看有哪些应酬必须参加,哪些是可以推掉的。当你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剔除掉导致失败的干扰因素之后,接下来第四步,才是制定具体的运动和饮食计划。

    就拿徒步去西藏这件事来说,单纯制定行程本身,仅仅是整个任务中的一个环节。更合理的规划应该是,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工作,腾出时间。然后在出发之前,做好充分的身体检查,确保自己的状态没问题。并且制定一个体能训练计划,保证自己的身体素质足以完成徒步西藏。分别完成时间规划、风险控制、体能训练之后,才是按照路线,规划行程。

    你看,任务分解,不光是要针对任务本身,还要知道执行它需要的外部条件和思想基础,然后再逐个规划。其实,类似的方法很多组织都已经在使用,只是这些经验还没有应用到个人身上。比如一家公司,以前是弹性工作制,不限制上下班时间,突然有一天,公司改革,开始严格规定上下班打卡,员工肯定很不适应。怎么说服员工呢?有效的做法肯定不是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面谈,而是先在高层管理者之间达成共识,然后再制定一套奖惩机制,比如能做到的人颁发全勤奖,做不到的人会遭到考勤惩罚。同时,还得针对中层管理者,提供一套有弹性的执行标准,比如每个月顶多可以迟到几次,超过这个次数就要纳入考勤,等等。

    所以,任务分解的关键,是设置任务的逻辑层次。为了方便记住,咱们给它一个补充定义,叫逻辑分解,它适用于任务的规划阶段。在完成规划之后,就要进入具体的执行了。在这个阶段,我将向你介绍第三种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助推。

    只要提起行为设计学,助推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助推》这本书,也是这个学科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在这本《最后一英里》中,作者也一再提到过助推的方法。简单说,助推就是,在不强迫你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外部环境的设计,来引导你做出特定决策。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你就知道助推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了。假设有一家超市,店长发现顾客总喜欢买垃圾食品,而健康的绿色蔬菜却很少有人光顾。怎么办呢?他请来了三个人出主意,分别是法律学家、经济学家、行为设计学家。

    法律学家的建议是,直接向政府建议,出台规定,所有的垃圾食品都必须下架,哪个超市再卖垃圾食品就是犯法。显然,这个方法无视了顾客的自由选择权,还会砸了一些食品商的饭碗。

    经济学家的建议是,向有关部门提议,设立一种税收,叫垃圾食品税,但凡买垃圾食品,就必须额外交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而行为设计学家的建议是,适当调整货架,把健康的绿色蔬菜放在顾客容易拿到的位置,把垃圾食品放在货架顶层,让顾客不方便拿。这么一来,买垃圾食品的人自然而然地就少了。

    这个行为设计学家用的方法,就是助推。在选择关头,通过一些外部设计,推当事人一把,让他们做出你想要的决策。它未必百分之百奏效,但至少可以提高当事人作出特定决策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采取任何强迫措施,被推了一把的人,很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

    那么,应该怎么给自己设计助推呢?一共有三个关键控制点。一是充分排查环境因素,看看环境里有哪些干扰项。比如你要戒烟,最大的干扰项,就是香烟和打火机。确认这两个干扰项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找到助推杠杆。也就设计具体的助推方法,在戒烟这个任务里,你可以故意把香烟和打火机放在两个地方,每当你想吸烟时,都要分别去找这两样东西,总有几次你会觉得麻烦而放弃吸烟。第三步,是修正助推方法。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假如你发现了更新的干扰项,就应该把它们加进来。比如在戒烟时,你发现周围吸烟的朋友也是一个干扰项,那么你就要增加一个助推设计,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们,你现在正在戒烟,抽烟时尽量少找你。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按照一个任务的执行顺序,介绍了三种提高决策正确率的方法。在目标的规划阶段,积极的想象具体的困境,可以建立更长久的意志力。在任务分解阶段,避免平行切割任务,尽量按照任务的逻辑层次,重新梳理分解,打造一个有效的执行逻辑。最后,在执行阶段,可以通过设计助推,来提高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一英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d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