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骑行磨子石往返170公里回来的当晚,不知是累的还是吃喝引起的,牙痛又犯了。躺在床上,身体像不是自己的。直到深夜,凌晨三四点钟,都不能入睡。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掉,在光亮照满狭小的屋床上或坐在黑暗中,承受着一阵阵扇风似的痛,我已经没有心情去念什么“阿弥陀佛”了。感觉半边嘴巴是腐烂了,对镜子一照,看看又好好的。真是痛恨那作崇的神经。攥紧着双手,抓狂得无处着落。心里预备明天请假算了。那时,我只希望乃至祈祷牙好起来。只要好起来,不痛了,我什么也不念想了。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心满意足了。那真是一种折磨啊。到近五点才迷糊的睡去。很快闹钟响了,庆幸不感到牙痛,于是才起床上班。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a6db81e55bb450f8.jpg)
过了两天,在吃了买的一盒糕点后,牙又痛起来。本是为顾忌牙痛,才买软软的糕点来吃的。不知是不是糕点太细太粘,把牙痛又引起。大半个下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在值班室来回地走,转来转去,像无头苍蝇,像热锅上的蚂蚁,人如牢囚。今年以来,牙痛是摊上了。也不知是不是牙痛所致,体重一直下降,74,73,71,近日,竟掉到69点,70以下,新低。叫我吃惊。只要风吹草动,身体很容易瘦。不能再掉了,再掉下去的话,我就能看到马三立的一张削瘦的长脸了。
这样痛了两遭,后来,好了,不再痛了。牙不痛,吃什么都好。感觉像又活了过来。阳光还那样灿烂,草木还那样碧绿,一切又都饱含着生机,才觉得健健康康活着真好。
由牙痛转好的感受过程,让我想到了史铁生。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这样一比一想,就感到自己牙痛实在是芝麻小事,不值得一提。与大病大灾相比,牙痛实在是幸运的。平常健康的日子,实在是最好的日子。想一想,人没有不生病的,于是小痛小灾便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小插曲。
又一想,人血肉之躯,实在脆弱,经不起病痛的折磨。活着,健健康康的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值得珍惜,值得高兴的事。这时才感到,其实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最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c7decd00e6d8bdc0.jpg)
可是,病痛时只求好起来。等好起来了,又把病痛时的抓狂忘掉,把那时只求好起来什么念想也不要的心思也丢到一旁。
随之,烦恼来了。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烦恼。若叫人问自己:你快乐吗?我的回答一定是:我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看眼前的人,万千嘴脸,面目憎恶。那眼神不可一世那内心自私自利。世上就没有一个可爱之人。
譬如之前敬仰李叔同。仅一首送别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才气冲天,就倾倒无数。但了解到李叔同早年,年轻的时候,大抵也是风流浪荡子后,印象就没有那么完美了。原来,被世人所知传唱的,实在也有瑕疵。于是也就觉得平常,不足为奇念了。
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简直可以说是贱,劣根性无疑。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事不到临头都会说。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仍然经常遇到不可解、难以面对的人事。我就问自己:都这么个年纪了,社会几十年,还不能百事融通?按理说,是应该有应对的方式,解决的方法啊。不然,岂不是白混了年月。还谈什么读了多少书走了多少的路?真是笑话。
我的普通,确实叫现实给应验了。对于身边的聪明人,那一个像我呢,原比我都有办法。我惭愧,真佩服。同时,我又不屑,以为他们油腻,不入眼,要厌恶起他们来。
如今,常常是不知究竟所以。迷茫,茫然,这样的词总跟着我。
为什么我就不能看清前面的路?不能在历史过去中总结收获到经验教训,变成一个聪明人,一个有智慧的人呢?
是被社会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还是保持自我,一惯的单纯幼稚呢?
成为其中一员,又嫌油腻。保持自我,又对单纯幼稚的表现不满意。何去何从,站在路口,一副尴尬被抛弃六神无主的呆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8a383e9a16039e4d.jpg)
又譬如写作。除了说写了三百万字的“功绩”外,既没有作品发表,连阅读量也引不起他人的青睐注意。我只好归结到自己的普通,资质一般。可是,又不愿像他们去为了某种目的去应付。很少去互动,很少去点赞。因为,感到没有真正的好文章。好文章自是不吝。当然,自知道有许多优秀的作者作品,只是没接触到。接触到了,人家又是对你不屑。想写出好作品又写不出,难以突破自己,是写作人最痛苦的事。
读到这样一段话:
“不在空间中,甚至也不在寻常的时间里,他只存在于你眺望他的一刻,在你体会了残缺去投奔完美、带着疑问但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的那条路上。因而想到,那也应该是文学的地址,诗神之所在,一切写作行为都应该仰望的方向。
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病隙碎笔》
也许,是写作的方式有问题。
那么,除了继续向前,这也算是向前吧,除了多写,还有别的什么法子吗?只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实在有限,人生有限啊。
写作真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散文也不是好写的。譬如,每一句话都要有它的来路,这就不容易。
有的聪明人,遇到不清楚不懂的就绕开,这瞒不住行家,势必叫作品打折扣。有的人就轻轻带过。有的则信口雌黄。
譬如现在,容易看见蝉掉在地上,半僵着,有的已经死了。也是在这个季节,有如蚁的小飞虫无数在夜晚的灯光下飞,飞到衣领身上去。这些,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就不懂得它们,不了解它们的生命。假若它们也有情感,这情感你就无从体会。
如果你都知道,懂得很多,不仅活得有趣,那也一定活得通透,而自在。烦恼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所有的一切,我还不能像一个成功者那样大手一挥千军万马,游刃有余在人间,而只是烦恼多多,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智慧不够。
智慧够,所谓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将人类世界看透,掌握了其中的奥秘,有开启它的钥匙。到那时,我何愁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独挡一面,又何愁写不出高远厚重的好文章来呢。到那时,我就很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