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人这边用九龙神火罩罩住了石矶娘娘,那厢连忙吩咐哪吒,说四海龙王奏明了玉帝,要来捉他的父母。哪吒这时候显示出了一个做儿子的孝心,满眼垂泪,恳请师父搭救父母。此时他已然明白自己闯的祸确实天大,绝非自己力量能够左右的了,太乙真人也便给他出了个主意。
哪吒回到陈塘关,果然见四海龙王俱在,于是厉声叫曰:“一人行事一人当,我当偿命,岂有连累父母之理!”于是剔骨还肉,自尽而亡,东海龙王敖光闻听:“也罢,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名”便放了李靖夫妇,回天宫回旨去了。
哪吒死后,三魂七魄回到乾元山金光洞,这剔骨还肉的主意本是太乙真人给他出的。(《封神演义》里的神仙都会未卜先知,万事早已知晓,却任由恶发展,一句话的“这都是天意”搪塞了过去。同写神魔,《封神》远逊色于《西游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不讲理”。)太乙真人便又给他出了主意,要他托梦给母亲,让母亲去翠屏山上给他建座行宫,在其中受三年香火,便可起死回生,辅佐真主。母亲疼爱儿子,把梦给李靖说了,却不想李靖大怒:“你还哭他,他害我们不浅。”(李靖恨毒了哪吒,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儿子自找的,当下的境遇全是哪吒害的,试问天下竟有这般狠心的父亲?)
如此三天梦见哪吒,夫人不敢告诉李靖,却叫家人悄悄去山上给哪吒建了行宫,塑了神像,哪吒魂魄得以栖身,一时间香火旺盛。过了半年李靖从这山前经过,从香客口中知道山上有哪吒行宫,怒从中来,带人打碎了哪吒神像,火烧了行宫。
哪吒魂魄无依,只能再来找师父,太乙真人此时也觉得李靖做得过分了。于是去莲花池里摘来荷叶与莲花、荷叶梗凑成人形,施法将哪吒复活,这便是哪吒莲花化身的由来。又赐给哪吒火尖枪,风火轮,打神金砖一块,任由哪吒到陈塘关找他父亲去报仇。
哪吒到陈塘关找到父亲,李靖一见哪吒,没有丝毫的亲爱,张口就骂:“你这畜生,你生前作怪,死后还魂,又来这里缠扰!”哪吒曰:“李靖,我骨肉已交还与你,我与你无相关碍,你为何往翠屏山上打我的金身,火烧我的行宫”。二人打了三五个回合,李靖落荒而逃,哪吒紧紧追赶。此时太乙真人又觉得哪吒杀心太重,这样追杀其父不太妥当,于是央求道友文殊广法天尊半路上用“遁龙桩”抓住哪吒,打了一顿,杀杀性子,要他与父亲和解。此时哪吒口服心不服,待脱身之后,又追着李靖打。最后还是燃灯道人出来,用宝塔镇住了哪吒,并将宝塔赠给了李靖,这样父子才算和好。
纵观整个事情的发展,哪吒的性格是不断的成长的。如果说海边打死夜叉和敖丙,后来又说谎狡辩,南天门追打敖光、射死石矶童子诸情节当中的哪吒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的话。勇敢承担责任、剔骨还肉则会看到一个成长的哪吒,所以熊孩子是特定年龄的顽皮。只不过闯了滔天大祸,在神仙世界里可以重来,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而我们现实世界里,很多时候熊孩子的毁灭性破坏则是百身难赎的。为人父母的要警惕熊孩子。
熊孩子的身后常常会有一个“熊家长”,李靖正是这样一个彻底的“熊家长”。从儿子开始闯祸,他就始终没有以一个父亲的责任来承担和解决问题,遇事第一反应便是大骂孩子畜生,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哪吒看到巡海夜叉的第一眼就为“你是哪里的畜生”。而当孩子在大祸的深渊里越滑越深的时候,没有见做父亲的去关心和教育孩子。当然,工作忙是天下所有父亲的统一借口!儿子勇敢承担下了所有的责任,剔骨还肉,书中没有写李靖为此掉过一滴眼泪。是作者的笔触不够细致还是作者作为一个父亲,也是这般心肠呢?因此,父子的所谓和好,是神仙的一厢情愿,或者是李靖手中的宝塔的威慑力所致,我绝不相信是亲情使之然。谁也没想到 “威风凛凛”的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宝塔镇妖是附加功能,真正是为了吓唬儿子的吧!
平心而论,“哪吒闹海”是《封神演义》里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在民间有很高的人气,尤其是动画片《哪吒闹海》是一个时代的经典。那里的哪吒活泼可爱、勇敢机智、敢作敢当、不像恶势力低头,是人们尤其是小孩子的偶像。而今天我所选择的是从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当中的黑暗的那一面,权当饭后的笑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