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读写营第六期,主题就是快乐的写作,讲师是老周online。这个主题,确实很适合周老师来说,因为周老师的课太欢快了。
寓教于乐,能够做到快乐的学习,实属不易。能够做到寓教于乐的老师,总是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在上学时,遇到的老师也有几十个,他们讲课的风格各异。有一板一眼讲课的,有在课堂里谈笑风生的,有引经据典联系实际生活的。但就是没有特别能说段子的,能把段子融入到教学里的,这次遇到的周老师,还是比较放飞自我的。大概是因为没有编制的束缚,不怕被投诉,毕竟众口难调,还是一本正经说课来的安全,也最乏味。
老周说可以歌颂生命,歌颂幸福,但没必要歌颂苦难。对于新手来说,明明写短篇小说就可以找到快乐和慰藉,为何还要吃长篇小说的苦呢。难道非要在一次一次失败中寻找痛苦吗?一次一次给自己挖坑,掉进去再爬起来,来证明自己能吃苦吗?这种苦实在没必要,我不需要能吃苦,只要能吃就行了。
这让我想起来,我之前在B站上看到过的一个视频,这个视频的主题就是中国人和快乐有仇。因为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比较谁更能吃苦,好像能吃苦很值得去标榜,即使吃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苦。这也许是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吧,七八十年代,精神和物质上确实很苦。而且当时也倡导要发扬吃苦精神,对就是各种洗脑,能吃苦是一种精神。甚至导致一些人价值观扭曲,以快乐为耻,以吃苦为荣,即使到了千禧年代,物质上很丰腴了,依然改不掉以吃苦为荣的毛病。家里有老人的应该很能明白,即使她有钱,依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仅自己要如此,甚至会干涉子女。
所以说现代的年轻人,没有办法和父母那一代和平共处一个屋檐下,因为价值观相差太大,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明明相爱的两代人,没有办法好好的沟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开住。这也是现代的年轻人,主张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最主要的原因。
有的时候一代人的意识形态是很难改变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在年轻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这是他们的经历和大环境所塑造的。就像现代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和消费观,也是他们的经历和大环境所塑造的。社会发展太快了,有些传统的价值观,适应不了大环境,只能慢慢被遗忘。
以前提倡能吃苦,现在提倡享受生活,大环境如此,没有谁对谁错。我当然支持,能享受生活的时候绝对不吃无意义的苦。因为能吃苦,总有吃不完的苦,毕竟人生无可逆转,都是熵增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