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康熙四十多年间,春暖花开的时节,几位踏青的秀才来到乡村田园茶馆里喝茶聊天。茶间墙上的一幅画吸引了众秀才,他们目光慢慢的靠近画面:一片村落、村前一条小河,河面一座横跨两岸的小桥,一位道士在桥面行走。
津津乐道的赏画时刻,有人突然提议:“今天谁能在最短时间、最恰如其分的写出一首好诗,今天就不用出茶水钱呢”话音刚落,众人异口同声赞同道:“这想法不错,好雅兴,很有挑战性,没有拒绝的理由”。
原来议论纷纷的茶室 ,顷刻间鸦雀无声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悄然开始。有人抓耳挠腮、有的搓手顿足、有人泰然自若成竹在胸的思考,好一派虔诚众生的感人场面。虽然茶水钱不多,谁也不甘示弱,谁都想大显身手、牛刀初试、独占鳌头。
时间在滴答滴答一分一秒的流逝,寂静的茶室突然间又沸腾起来了。秀才们争先恐后的诵读自己“出类拔萃”的诗作 ,有的甚至滔滔不绝大声的吟诵起来 ,一时间“战鼓擂动、硝烟弥漫”。对诗 ,对秀才而言好比战场,七尺男儿谁都不愿俯首称臣、束手就擒,因而一个个面红耳赤、喋喋不休。其实,他们都是才高八斗、各有千秋的俊才,彼此难分伯仲。
茶室内的情景,被一个不起眼的老人目睹,他抿了一口茶,然后走近众秀才道:“你们的诗都不错,都称得上佳作,而你们都是竞争对手,却各自不相让,都想凌驾他人之上做裁判长独揽大权,这样没有公正性,谁也说服不了谁,依我看就到此为止吧,不必争论了”。望着眼前这位不起眼的老人,大家觉得此番话在理,也纷纷赞同了老人的建议或叫评判吧。
老人走近画前,捋了一捋花白的胡须,沉思片刻后对着眼前的画自言自语道:“日出扶桑万树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众秀才起初还怀疑老人的才学,然而随着老人诗句的托出 ,短短的、十分贴切、还寓意深长的28字折服了众秀才,他们也由漠视异样的眼神瞬间变成敬佩之眼神。
老人读完自己即兴诗后,环视了一眼秀才,彬彬有礼谦和的说道:“谢谢各位后生的抬爱,老夫献丑呢,老夫有事,告辞”。
望着老夫的背影,秀才仰慕的目光目送老人离开后,才回到座位。茶馆老板也被这气氛感染了,饶有兴趣搭腔道:“你们不知道他是谁吧,你们今天能见到他,还能亲眼近距离目睹他的诗风和风采,算是你们一生的幸事”。
茶老板这么一说,沉浸中的秀才更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此刻他们最想知道的不是他们今天谁更胜一筹,而是想迫切知道刚才的老人是谁。
茶老板有点卖关子吊口味道:“他就是…”。“是谁呀,都快急死我们了”,急不可待的秀才追问道。“他就是曾经大清名臣张英”茶老板话一出,秀才们好不欣喜道:不枉此行,不枉今生……
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名相张廷玉之父,张秉彝第五子。清朝大臣、著名贤臣,著名文人、“六尺巷”传说的主人。
圣祖康熙年间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家中修治府第,因地界不清与方姓邻居发生争执,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张英在京接读家信得知事情经过,便复诗代信。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遵嘱立即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方姓人家得知也效仿让出三尺,于是建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从此被传为佳话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