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85021/6a153411a2c8ee8c.jpg)
毛姆《人性的枷锁》中写儿童时期的菲利普上学后,由于他的脚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被同学模仿,嘲笑,甚至在宿舍被同学拉扯着,强迫他,要看看他的脚,还不忘评价一声“真恶心”。
而受到同学伤害后,他的老师赖斯却对他温柔友善,菲利普的内心才觉得温暖起来。
读着当时同学们欺负他的文字,那样的场面带我回到了童年时期。
那个时候孩子们只觉得好玩,然而这样的举动却深深地伤害了别人。
一群人中总有几个桀骜不驯的,他们带头嘲笑别人,也有几个会随大流,也去模仿别人。
而总有那么一个人,他冷静,善良,会制止他人这样做。
今天细细思量,孩子的背后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状况。那些桀骜不驯的孩子们,他们的家庭中没有人教他礼貌、善良。
更多言传身教的是好勇斗狠,家庭中遗传的基因,家人处事风格,孩子们早已耳濡目染、习以为然。
他们展现出的是不自知的凌霸,他们不知道的是,没有人会纵容到底的,总有一天会认栽。
那些随大流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也许是普通的父母,平庸而没有主见,他们不会主动出击,但是看着遇难的人,他不会去帮助,更多的是落井下石。
他们的人生处处不如意,所以他们冷漠、自私地认为社会便是如此。
他们的孩子弱小而平庸,却不忘于黑暗处推人一把。
而出手相救的男孩,他必然是仗义的,是勇敢的。
也许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便是这样,父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
当他遇到别人难堪时,他的教养不允许他那样模仿,嘲笑他人。
反而他更能善良地考虑到他人的困境,伸出援助之手。
这样的人是有修养的人,是智者,他的人生才会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