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先生的半自传体小说,菲利普是主人公,生而残疾,幼失双亲。“人性的枷锁”是什么?在这本书里有很好的阐述。也是他生而为人,被生活套上枷锁,由自闭,孤独,痛苦,绝望到挣扎,蜕变,成长的艰苦的过程。
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人都有欲望,人性的枷锁就是人的执念。你越是看重的东西,你越是想要得到的东西,他在你的思想里形成一种负担,这就是一种枷锁。
或许你特别看重的东西败坏在你的面前,或者你拥有了他。你可能认为他不过如此,已挣脱了枷锁。你看透了生活,他不过如此,其实生活他本来就是如此。
《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幼年父母双亡,跟随伯父和伯母生活。伯父和伯母并无子女,对菲利普如自已的子女,给他安排好了上学,毕业以后的工作,是当一个牧师,这就是家庭给他安排的生活的枷锁。
在这个枷锁实现的过程中,菲利普由于自身的残疾,他忍受了诸多的孤独,嘲笑和期凌。
当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走路。把他围在中间推来搡去的时候,他那一刻真的是恐惧极了, 他不能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要嘲笑自己,他的心砰砰的乱跳,他的气都喘不匀了,他只能愣愣的看着他们嘲笑自己。他从此再也不愿意人们看见他跑路的情景。
他也见贯了家乡牧师们的生活。无论多么痛苦,时间依然不紧不慢的前行,梦中的逃避总在黎明时分的阳光下破灭。菲利普面对的还是这样一个逃不脱躲不掉的世界,他在这样一个幼小的阶段里只能面对,只能承受。
菲利普特别的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他就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了。因此在第21章时,他说“我要是21岁就好了,干点什么事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这是他和伯伯说的话,也体现出他有了要脱离伯伯的管教的这样一种心思。
当菲利普听到伯父和伯母为他安排的做牧师的道路时,「他的心跳剧烈,就像掉进陷阱里的鸽子一样,拼命的扑棱着翅膀。」他最终决定不当牧师,逃离现在伯伯的家和学校。
珀金斯校长:「菲利普的转变让他很伤心,他知道这个孩子的偏激可能会扼杀未来所有能够得到的幸福,而他还太小,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没有什么认识。」
校长珀金斯先生极力想去触动菲利普细腻的情感,重燃菲利普成为牧师的热情。菲利普其实已经深深的被校长感动了。可是他内心深处的倔强,他向望的的远方,想望的自由之身,思想之自由,他最终拒绝了校长, 他不想成为为上帝服务的牧师, 他只想挣脱出去。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长长见识。
菲利誉终于得到了向往的远方,他到了柏林。换了一个环境,他还是要上学的。一路走来, 教授他数学的英国人沃顿说,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乐事是“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可是他本人在实现了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的同时,又给人瞧见了他生活是多么的拮据,又是多么的不堪。
「菲利普红着脸,感觉自己干净漂亮的外表竟成了对沃顿无声的责备。最近他开始在穿着打扮上下起功夫来,还从英国带过来好几条别致的领带。」
菲力普的法语老师是迪克罗先生。,
「这位高个儿老先生皮肤蜡黄,深深凹陷下去的脸颊上没有一点肉;他花白的头发留得很长,但是稀稀拉拉的没剩多少了。穿着又破又烂的黑色衣裳,外套的手肘破着洞,裤子也早就磨坏了,甚至连内衣都是脏兮兮的。菲利普从来没见他的领子干净过。迪克罗先生不爱言语,讲起课来兢兢业业,只可惜劲头并不高。每次上课、下课都是按着点来,卡着点走。他要的学费很少,也从来不多话。」
迪罗克这个老头儿,「曾经在反抗罗马教皇的战役里和加里巴尔迪并肩作战。但是等到这场战斗尘埃落定,他发现自己原本想争取自由,建立共和,到头来所有努力却付诸东流,只换来另一副枷锁。于是他带着厌恶之情离开了意大利」
「迪罗克先生如今早已磨灭了心中燃烧着的自由的火焰,也许在他沉默不语的外表下,隐藏着对全人类的轻蔑鄙视。人们啊,早已放弃了他年轻时那股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只顾懒洋洋地享受安乐。又或许,这起起伏伏的三十年革命道路让他知道,人的天性本就与自由不相契合。他的一生都在寻觅那本不值得被寻觅的东西。还有可能他其实只是疲累了,只想冷静甚至冷漠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菲利普好像忽然之间理解了这位老先生无力而苦涩的挣扎,在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明媚的同时,迪克罗先生的生活是多么阴暗痛苦。
爱情的枷锁是菲利普和米尔德里德的一段虐恋。它让菲利普遍体鳞伤,一直挣不开,放不下,只到米尔德里德生了很严重的病,却依然不放弃她的妓女生崖,直正的无可救药了。菲利普说“我只能做到这儿了”。
菲利普在海边医院当实习医生的时候,赢得了穷苦渔民的喜爱。当索斯医生嘲笑他的一条半腿时, 他的脸庞的颜色是坚毅的。此时的菲利普早已经变得强大成熟起来。他身体的残疾,他已经能够正视它,并无视它存在了。
最终遇到了萨莉一家,感受了家的温暖,品尝了爱情的甜蜜,心甘情愿放弃了他的远方,他的自由。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原本如此,顺势而为,随缘而安。从此他甘心地戴起了甜蜜的枷锁,这就是对家的责任心,对妻子的爱心。
「他曾经想看透这生活的复杂与无为,勾勒一幅精密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
难能可贵的是,菲利普在一次次成长的蜕变之中,在看透生活的真谛的之后,依然还热爱着生活。这好象是罗曼罗兰说过的话。
本书完结啦,最后引用作者自己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夜幕未降,天色依然明亮。”。是的,夜幕未曾降临,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