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早先看过,但记忆已经不深——前读后忘和前看后忘,已经成了我记忆的常态。那就等这次读完小说再看一遍电影吧,两者结合起来,印象和理解,都会更深刻一些吧!
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打开这本中篇小说集后,先读的是序和后记。对于作者,我之前了解不多,大概是因为对美国文学的兴趣一向不大,即使传说“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说。”这本《肖申克的救赎》在我的书柜里还是受了很多年的冷遇。
读了序和后记,我才了解到,史蒂芬 金曾经因为一直写恐怖题材的小说,被文学评论界定位为通俗文学作家,长期受到主流文学界的排斥,甚至还有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即使他的一系列作品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名利双收家财万贯,他还是很苦恼。为证明自己,他重拾短篇小说,持续努力改变自己,摘下了短篇小说最高荣誉的“欧亨利奖”,且不惜和反对、质疑、蔑视他的人辩论:“大众小说”绝非“垃圾”的代名词,受欢迎未必就不是好文学。他想说的也是至今还在讨论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的话题:只有好小说和坏小说之分,没有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别。
不管作品多么畅销,多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风靡全世界,斯蒂芬 金依然希望自己能在美国文学史上立块碑——他没有糟蹋自己的天分、没有浪费时间、呕心沥血写下的不是垃圾。2003年,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终于以他的作品“继承了美国文学注重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和悲惨的道德真相”为由,授予他该年度全国书奖“终身成就奖”。消息一出全国哗然,面对激烈的反对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史蒂芬 金诚恳呼吁“在所谓的通俗文学和所谓的严肃文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许多年来,通俗文学似乎属于“黑暗的另一半”,一些人把通俗、畅销和“垃圾”画上等号,所谓的严肃文学、纯文学,就是高人一等,乃阳春白雪。
我想起一位同学,他的长篇财经小说一出版即位列新华书店、某网站销售排行榜前一二位,卖得风生水起,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将之当作教科书一样学习,下一本和下下一本,也被出版社提前签约。已出版的两本我都细细拜读过,我这同学曾以文学少年成名,人生经历中优秀财经记者的历练让他文笔老道、逻辑清晰,对细节极其敏感,看人看事均有大局观,而其经商投资经历则给予他充足的生活体验——那是独属于他的创作矿藏,而且是一座丰厚至极的富矿。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作为文学圈外的一名投融资专家,他意识到了自己所拥有的是一座怎样的文学富矿。他对于创业、投融资领域以及从业者的书写,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照和理解,既真切又生动,是一种新鲜经验的表达,为当代城市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时代经验,受到市场和读者的激赏是必然的。
但是啊,只因为有人说了他一句:“你那不是纯文学”,他就心里不痛快了,常常半开玩笑地说什么“你们都是搞纯文学的,我是畅销书作家,和你们不能比……”虽然他心里未必是这么想的,虽然说他不是纯文学作家的那位可能自己都不写作。但由此可见,大家的习惯思维中,还是觉得纯文学、严肃文学“高贵”、有水平,哪怕滞销、只有写作者和编辑会去读。所以,我这位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打脸”那些小看低看畅销书的人,憋着一口气,写出了几个颇具分量的中短篇小说,发表在纯文学刊物上,为自己正名。
他和斯蒂芬 金一样,做到了。
如果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什么是文学,如果我们放宽视野,将写作的态度视为文学的最基本素养,尊重读者和市场的检阅,那么,文学的世界或将更为多元富饶、平易近人。
这本书里有四篇小说,按照春夏秋冬命名并排列,“春天的希望”这篇,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关于小说本身,读者们已经太熟悉了,不说了。摘几个句子如下——
1. 看着它们,我内心升起一股暖意,这是任何人看到美丽东西之后都会涌现的感觉。这种美是花了时间和心血打造出来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原因。
2. 怀抱着最好的希望,但预做最坏的打算——如此而已。
3. 一纸文凭不见得就可以造就一个人,正如同牢狱生涯也不见得会打垮每一个人。
4. 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