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之中,三国和西游是被影视改编次数较多的。
关于西游的电影虽然泛滥,但前有《大话西游》系列,后有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至少能有拿得上台面的作品。
三国呢,受关注较广泛的一般是剧集。电影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见一部,质量却都不怎么过关。
明明三国有这么多精彩的剧情,怎么就拍不出好片了呢?
这得从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开始说起。
耗资异常巨大,集结众多巨星,这绝对是有史以来,规模和野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次三国题材制作。
在好莱坞功成身就归来的吴宇森,手上的资源应有尽有,应该是可以拍得随心所欲的。
分为上下部上映并非是片方为了赚更多钱,而是吴宇森的权力太大,想讲的内容太多。
2008年制片人张家振接受新京专访时就说,电影过长,原因是吴宇森不愿意剪短。起初吴宇森还不愿意分成上下两部上,后来要中影集团老大韩三平出面,才劝得动。
最终剪辑权在大导演手上,这样的电影一般都不会太差。
然而大众对两部《赤壁》的评价并不友好,近5小时的长度没有任何惊喜可言,大概只有冷兵器战争场面有点看头。
豆瓣6.4的评分,真不能再多了。
三国题材电影出神作的最好机会,就这样遗憾错过。
吴宇森把赤壁之战中的经典情节基本都拍了出来,电影的片名也可以完全叫“三国之赤壁”,然后用同一批演员,继续拍续集,“大意失荆州”,“三分天下”,“六出祁山”等等,一个三国史诗系列就有了。
总之除了几位女性角色各种加戏改编较多,其他部分算得上是忠于原著。
那问题出在哪呢?
也许就出在太遵循原著剧情。
三国的历史妇孺皆知,观众真的太熟悉了,看着事情再重复一遍,着实是一件没有太多趣味的事情。
剧集虽然也是这么做,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时不时地制造一些不同之处。电影的时间有限,做出一处改动,牵连的就是整个剧本。
所以像《赤壁》这样依样画葫芦拍出来的电影,场面再大,演员再大牌,也很难赢得高评价。
拍三国题材,无异于翻拍一部经典,作者必须要有新的观点植入,才能让观众耳目一新。
不过改编不是乱编,像《三国之见龙卸甲》那样的彻底虚构的“赵子龙之死”,就很不讨喜。
之后的几部三国电影,都开始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编。
2010年《越光宝盒》,其实可以忽略了,标准“魔改”电影;
2011年《关云长》,重写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2012年《铜雀台》,选取伏皇后密谋杀曹操的桥段,更注重宫廷权谋;
结果这三部都“有点想法”的三国电影,全都遭遇了差评。
有些情节看上去很大胆,很颠覆,但观众却很难接受。
《关云长》中,关二哥和刘备的夫人关系暧昧,奸诈的曹操还懂得利用这点做文章,这本身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因为可以赋予角色人性化的一面,而关二哥在小说中是有些“非人类”的。
只是饰演关羽的甄子丹并不擅长感情戏,导演出于商业考虑,又得注重一下武打戏,加上姜文版曹操的抢戏,直接令到电影四分五裂,不知所云。
到后面把献帝也拉进来,更是画蛇添足,不知所以。
还有曹操居然比关羽长得高,三国粉足以直接崩溃。
《铜雀台》有着重塑、洗白曹操的野心,周润发的表演足够给力,在网络上经常开炮的编剧汪海林其实已经尽力,无奈导演赵林山只是第一次拍大片,根本拍不出文艺片的级别,最终影片只能是空洞乏力。
似乎要对三国进行改编,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改编幅度太大,观众会有些难以接受。
而且如果不跳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重新构建历史体系,就很容易被认为是胡编戏说。
罗贯中对历史的改编几乎完美,要写得比他还出色,简直是地狱级别难度。
无论是照搬《三国演义》,还是另辟蹊径,都难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关于三国的电影,也就这样左右为难了。
罗贯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角色,电视编剧可以直接直接呈现,一个原因是电视观众要求不高。
电影编剧却不行。
一个电影角色的塑造大有讲究,要符合历史,又要符合大众心理预期,罗贯中所影响的心理预期,还要有所创新,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还有选题方面。
这里指主题和素材。
电影不太可能讲完《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所有内容,只能是选择其中一部分。
选择哪一段来拍,又是个纠结的问题。
选热门的,像赤壁之战这些,观众太熟悉,会遇到上文提到的问题;选冷门的,像姜维、钟会他们的事,创作空间大,关注的人可能又不会很多,拉投资难度增高。
选好素材之后,还得确立一个主题。
赤壁之战情节非常精彩,但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串联起来,作品大概只能是一盘散沙。
反正就是三个字,太难了。
网友评论